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创新中药为抑郁症患者点燃情绪“引擎”

国家疾控中心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已突破1亿,相当于每13人中就有1人深陷抑郁泥潭。更令人震惊的是,60%的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患病,而是简单归因于“心情不好”或“太累了”。

科研人员经过15年追踪研究发现:抑郁症发病,往往源于人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七大失衡”,包括:化学失衡(5-羟色胺水平异常、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减少)、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童年创伤经历、认知扭曲、身体活动不足、社交隔离、睡眠障碍。这些失衡因素如同暗流,潜伏在我们看似平静的生活表面之下,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抑郁的大坝就会崩塌。

这一研究也印证了世界卫生组织(WHO)2025年初发布的《全球心理健康状况报告》:抑郁症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疾病。

针对这一复杂病症,生活中合理膳食、多运动、多晒太阳、正念冥想等日常的干预手段尤为重要。

此外,药物治疗在抑郁症的诊疗中作用不容忽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舒明教授在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暨2025年络病学术会议中指出,基于“清热除烦,解郁化痰”治法,研发的创新中药解郁除烦胶囊,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药效研究表示,解郁除烦胶囊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有效缓解焦虑症状。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在改善抑郁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和躯体症状方面优于氟西汀。对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解郁除烦胶囊不仅能有效改善抑郁状态,且安全性高于传统抗抑郁药,不存在肝肾损伤风险,还能有效缓解失眠多梦、口干、便秘等躯体症状,成为抑郁焦虑共病患者的优选药物。

抑郁症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认识的提高和医疗资源的完善,抑郁症的治疗成功率已达到80%以上。如果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请不要羞于寻求专业帮助,尽早干预,尽早治疗,让我们携起手来,重视抑郁症,拒绝emo,为情绪点燃“引擎”。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