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一颗小小的人工心脏,有何魅力?
近日,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心医疗”)宣布完成超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门头沟铸心基金、高榕创投、高科新浚联合领投,华创资本、北京高精尖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老股东红杉中国持续加码,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这已是这家企业的第9轮融资,累计吸金超10亿元。

故事的开始,要从一位“造心人”说起。
同心医疗创始人陈琛,1963年11月生,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常务理事,曾担任“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十二五”863计划主题项目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个高层次、高资助强度研究项目负责人。
陈琛的学术生涯始于1979年,那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后,又于1984年至1991年在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生物流体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6年他任职于南京理工大学力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此后,陈琛选择走出国门,进一步积累科研经验。1996年至1999年,他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茨城大学任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员。现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并建立了苏州大学人工器官研究所。
1999年以后,陈琛赴美工作,作为系统集成和磁悬浮等关键技术的负责人,领导完成了耗资数千万美元的人工心脏Levacor从立项直到完成首批临床试验的整个研究开发过程。
2008年,陈琛回国,在苏州工业园区创立了同心医疗,专注于研究开发国际领先的心室辅助装置,开始打造中国的人工心脏。
经过10多年的研发,2021年,同心医疗成功开发了新一代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慈孚®VAD(型号:CH-VAD,慈孚),并于2021年1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
这款人工心脏,重量仅186克,直径为47mm,厚度为25mm,能够植入到心尖处。产品采用分立式磁悬浮结构,转子完全悬浮,零接触血液,避免了细胞损伤的风险,也降低了中风、血栓等风险。截至2025年7月,已经有超过350名患者成功植入公司产品。
2024年,公司又研发出了升级版耐久型产品BrioVAD,并成功在美国启动临床试验,成为我国首个获得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原创有源植入式医疗器械。
天眼查数据显示,同心医疗多年来已完成了9轮融资,其中4轮披露了具体金额,分别是2019年A轮融资1.016亿元人民币,2021年D轮融资数亿元人民币,2022年D+轮融资数亿人民币,以及最近的E轮融资超亿美元。
除了创投机构的青睐,产业巨头也看好同心医疗。2019年6月,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蓝帆医疗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和数位高管联合出资1.02亿元入股同心医疗。此外,根据蓝帆医疗发布的2025年半年业绩预告,“同心医疗于2025年6月底完成上市前融资”,也就是说同心医疗可能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本文素材来源:
苏州大学官网
天眼查
同心医疗官网
栏目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