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重要部署。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更加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战略方向和实践要求,在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近年来,江苏常州溧阳市运用科学手段精准测算天目湖生态容量,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动态平衡,以绿生金、以金护绿,实现“两山”理论生动实践,推动水源保护与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水之问】如何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生态容量测算监测体系?
【关键词】氮磷削减;退耕还林
【大咖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天目湖流域生态观测研究站站长 李恒鹏:天目湖治理的核心在于解决土地开发对水质的深层影响。为实现二类水质目标,研究团队建立了土地利用环境效应评估体系,明确划定土地开发上限与生态保护空间。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土地类型(如农田、茶园)的单位面积氮磷排放量及经河流输送降解后的最终入湖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严格规定:沿湖三级线内禁止开发,全流域土地开发比例需控制在26%-35%之间(含农田、建设用地等所有环境压力源),确保生态用地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