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中国方案何以重塑全球数字文明新版图

当泉州六胜塔的千年航标与数字丝路的未来之光隔空对话,当林銮渡的宋元石刻与AI赋能的文旅场景交相辉映,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交响曲正在“世遗之城”奏响。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的启幕,不仅是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致敬,更是中国以数字智慧重构全球文明版图的生动实践。在这场没有围墙的文明对话中,中国方案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书写着数字时代的人类共同价值。

搭建开放平台,让文明对话跨越山海。中国在数字技术创新上,不是追求独占,而是通过开放共享,推动全球数字技术的共同进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发展。从乌镇到泉州,世界互联网大会始终保持着对话者的谦逊姿态。中国数字丝路论坛犹如一座灯塔,吸引着来自五大洲的政府代表、企业精英与学者共聚一堂。世界互联网大会联合15家单位向联合国提交《全球数字契约》提案,呼吁构建普惠包容的数字治理体系,成为全球数字合作的重要实践。而中国倡导的“数智海丝”理念,既包含福建“丝路海运”的实体联通,更注重数字技术的普惠共享。正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那艘宋代沉船所承载的开放基因,今天的数字丝路同样以包容姿态吸纳多元文明,让每一种发展模式都能找到对话坐标。

激活历史文脉,数字技术丰富文明记忆。在泉州大剧院的穹顶下,1008块LED屏幕编织的数字星河与千年海丝遗迹遥相辉映。这不是简单的声光电叠加,而是数字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泉州非遗传承人借助VR技术复原消失的古船制造工艺,故宫博物院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文物数字确权,这些创新实践打破了“保护与发展不可兼得”的悖论。当叙利亚阿勒颇古城修复团队使用中国捐赠的3D打印技术重现千年拱门,当卢旺达咖啡种植户通过中国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文明传承的摆渡人。

破解数字鸿沟,以务实行动诠释大国担当。面对非洲国家“坐着马车追高铁”的焦虑,中国给出了“授人以渔”的解决方案,不仅给出技术工具包,更在回答世界如何自主搭建数字基础设施。在重庆、深圳等数字经济高地设立云计算中心与创新基地,通过技术转移和联合实验室为东南亚、非洲培养数字技术人才;华为“未来种子”计划依托全球合作网络,为发展中国家青年提供数字技能培训,助力弥合区域数字能力差距。这种“造血式”援助区别于单纯的设备捐赠,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者借助中国电商平台的智能算法优化供应链,赞比亚农民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精准施肥,这些改变命运的数字故事,正是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担当。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泉州古城的红砖古厝与数字孪生技术相映成趣,诉说着文明传承的永恒命题。中国方案的魅力,不在于其规模之巨,而在于其始终保持着文明对话者的谦卑;不在于其技术之新,而在于其始终坚守着普惠包容的价值底色。从千年商港到数字丝路,从刺桐帆影到数据洪流,中国正以独特的东方智慧,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着兼具历史与未来的实践方案。

作者:文小生

责编:陈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