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生态环境 > 正文
好日子有了“源头活水” ——探寻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高淳的“致富密码”
生态环境优美的石墙围民宿村 沐剑平 摄

这里,不缺山,游子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8.3%,却格外重视植树造林、增绿补绿工作,近十年来已累计完成新增成片造林30483亩。

这里,不缺水,水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29.35%,然而,每条河湖都不允许人工养殖,甚至投入近30亿元退圩还湖,固城湖湖面面积扩大了6.11平方公里。

这里,受限地理位置偏、交通不便等因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却对所有工业项目实施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一律拒之门外。

这里是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南京高淳。在生态价值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如何将无形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可度量、可交易、可持续增值的“金山银山”?日前,记者走进高淳区,寻找藏在青山绿水间的“致富密码”。

湖面变化间——全域生态治理打开发展新天地

盛夏的固城湖,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时节。白天,湖面波光粼粼,成群的白鹭时而轻盈地掠过水面,时而优雅地涉水觅食,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傍晚时分,家住附近的唐红梅和老伴总喜欢沿着湖边绿道散步。“几年前固城湖杂草丛生,连路都没有,现在变成了大家休闲、健身、娱乐的城市水岸客厅,这多亏了退圩还湖。”她向记者“揭秘”。

退圩还湖工程2019年启动,2023年正式竣工,此前,固城湖一度面临“生态危机”。据介绍,20世纪50年代时,固城湖湖面约78平方公里,后因湖滩围垦及开发利用,湖面逐渐缩小至31.99平方公里,由此带来湖面蓄水能力降低、水体流动减弱,区域水质也有下降趋势。

水是高淳的魂,环境治理提上日程。事实上,早在1999年,高淳就投入3000多万元,对固城湖流域内86家工业污染源实行限期治理。到2006年,湖周边阳江、砖墙等5个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运。2019年起,高淳开始实施退圩还湖工程,固城湖借此扩容6.1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西湖。

固城湖水面从“减法”到“加法”的变化,也见证着高淳对生态环境从索取到共生的历史性转变。“把全境802平方公里作为美丽花园来整体保护修复,切实巩固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基底。”高淳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高淳每年把不少于20%的地方新增财力用于生态建设,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不少于3%,2021年更是达到5.51%。

舍得投入,让高淳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全区6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标,固城湖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农村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入选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标区,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0个、市级美丽乡村729个,东坝青山村垄上和漆桥高岗村获评省人居环境范例奖。2020年以来,高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全省评估第一等次3次、省政府办公厅激励2次。

生活慢下来——生态“高颜值”变出经济高价值

在高淳东部山区桠溪街道,一条长达48公里的“生态之旅”起伏跌宕、蜿蜒曲折,串联蓝溪、瑶宕等6个行政村,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山过林,沿途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这便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7月11日中午,记者走进桠溪慢城核心区域蓝溪村,只见竹林幽径,建筑古朴,几十家农家乐沿柏油马路两侧一字排开。在春牛农家乐,17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农家乐负责人陈孜忙得脚不沾地。

“婆婆家的玉米棒”“阿姨家的老麻鸭”“一只有身份的固城湖螃蟹”……打开农家乐菜单,本土特色菜令人垂涎三尺。记者注意到,他们家还根据二十四节气饮食理念,配置了不同时节的蔬菜,其中夏季主打的是茭白、凌木根、马齿苋等。

“这是第三次来他们家了,菜非常新鲜,城里都吃不到。”家住南京市区的李维笑着说,他们经常来农家乐举办同学聚会,“吃农家菜,欣赏美景,享受慢生活,让假期也慢下来。”

漫步蓝溪村,随处可见的农家乐、民宿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得益于好生态,才有了我们现在持续绽放的‘美丽经济’。”蓝溪村党总支书记张波表示,目前村里共有农家乐65家,每年接待游客133万人,户均收入15万元,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不只是蓝溪村。以山水为画卷,高淳统筹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面建设成果,推动生态“高颜值”变出经济高价值。东部山慢城以花山、游子山为基底,融入田园、山乡、村落等自然元素,让游客尽享自然宁静与乡村质朴;中部文慢城以高淳老街为核心,传承明清历史民俗文化,同时挖掘远古文化与吴楚文化;西部水慢城则以高淳悠久的水文化与圩文化为背景,整合西部圩区旅游资源,游客可乘船领略江南水乡的别样风情。

各类体验项目串珠成链,让高淳真正实现从“引客”到“留客”的质变。数据显示,2024年高淳累计接待游客约16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9.05亿元。今年1—6月,全区旅游总收入121.81亿元,同比增长13.52%,累计接待游客1009.5万人次,同比增长9.9%。

好空气卖钱——创新转化路径释放生态红利

时值暑假,高淳石墙围民宿村迎来一拨拨客流小高峰。在房价单上,“生态产品价值”字样格外醒目。“我们将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要素纳入民宿定价,城里来的客人都觉得新奇,也愿意买单,节假日房间供不应求。”民宿主杨婷难掩喜悦。

好山好水好空气“明码标价”在高淳并不稀奇,但要为大自然定价却非易事。要让人们心悦诚服地为生态买单,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是关键。为此,高淳与南京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团队合作,主导起草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建立发布全国首个县域GEP核算体系和全省首个GEP核算地方标准,建立起“GEP考核+生态补偿”联动机制。《高淳区GEP考核实施意见》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亮点和可复制推广模式,亮相2024年全国生态日活动江苏展区。

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高淳的探索远不止这些。2022年7月,东坝街道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结合高淳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行动,在农综改试点试验区和睦涧村选取500亩有机水稻种植区域作为试验田,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启动固碳减排项目。

去年3月,经过4轮竞价,和睦涧村的130.67吨农业碳减排量,最终被上市公司红宝丽集团以每吨75元拍下。这张标号“0000001”的碳票,成为江苏首张交易成功的农业碳票,也标志着南京农业碳汇交易迈出实质性一步,开辟了一条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

“真没想到,好空气还能卖钱。”回忆起那场碳汇拍卖,和睦涧村党总支书记魏统田至今仍欣喜无比,对村里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前景信心更足。

青山依旧,光景常新。从固城湖的碧波荡漾,到桠溪慢城的红火日子,再到碳票上跳动的绿色数字,高淳用20年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正如村民们常说的:“守护好这方水土,好日子就有了‘源头活水’。”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