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本周(7月21日—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强调,加强政策保障和组织推动,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专项金融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
7月25日,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立志博”)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证券代码9887,证券简称“维立志博-B”,成为南京今年第3家上市企业,至此,南京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数量达32家。据悉,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公司核心业务模式是自主发现、开发及商业化肿瘤免疫疗法。
7月24日,国君资管-无锡经济开发区国家传感信息产业园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取得上交所无异议函,标志着全国首单产业园区持有型不动产ABS成功获批,该项目发行规模人民币6.6亿元。据悉,项目底层资产——国家传感信息产业园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物联网等产业,定位为物联传感、智能交通产业园,肩负推动区域科创资源集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
近日,苏州资管成功发行江苏省首单公募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债券规模2亿元,融资成本1.70%,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苏州市转贷基金出资。
7月21日,盐城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通资金供需双方的对接渠道,让资金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
助力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南通、扬州携手高校推动人才培育及科技成果落地。7月22日,南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合作对接会暨产业人才项目路演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多个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南通,总投资额3亿元。上海海洋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分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研发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同步签约落户南通。
7月22日,2025扬州(西安)科技产业人才合作恳谈会召开。活动现场,宝应县、高邮市新建的3家科创平台正式揭牌。扬州市与西安交通大学等8家高校引才联络站正式启用,13个科技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双方联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孵育转化一批高层次科技成果项目。
围绕地区产业发展,各地基金加速布局。截至今年6月,常州市政府投资基金旗下69支母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616个,投资总额160.17亿元;上市及被上市公司并购33个,IPO过会2个,完成再融资项目285个。
日前,徐州市与省战新母基金合作的第二只基金——“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已进入实质性组建阶段,总规模30亿元。据悉,该基金投资方向将以推进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和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主要聚焦新能源、集成电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7月25日,宿迁市港航产贸一体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会上强调,统筹推进港口、航道、临港园区建设,高效保障宿连航道通航、宿迁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行,加快规划实施“电化运河”,不断提升发展能级。要汇聚合力抓落实。加强物流运输等统筹调度,推进公私码头整合、市县一体运营,合力提升港航产贸一体化建设水平。
近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推进江苏省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从四个方面提出20项重点任务举措。在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方面,《方案》提到,打造安全便捷的支付环境,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和加强数字货币前沿研究,提供高质量数字征信服务,加快构建金融数据市场体系,建设金融可信数据空间,加强数字金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