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7月28日,上纬新材(股票代码:688585)股价再次涨停,收于79.27元,成交14.82亿元,换手率5.16%,振幅24.63%。从7月8日算起,短短14个交易日,上纬新材股价如同坐上了火箭,从7.8元一路飙升至79元,成为2025年A股市场诞生的首只“十倍股”。

是什么让这家原本股价“四平八稳”的化工企业,摇身一变成了万众瞩目的“超级大牛股”?
点燃这场二级市场狂欢的,正是7月8日晚间的一则公告。公告披露:炙手可热的具身智能企业智元机器人,计划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拟至少收购上纬新材合计63.62%股份,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消息一出,市场瞬间沸腾,第二日上纬新材股票复牌后,便开始了这场疯狂的暴涨之旅。
资料显示,上纬新材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环保耐蚀树脂的主要供应商,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2020年9月,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而发起收购的智元机器人,则是2025年科技圈最热门话题“机器人”领域的耀眼新星。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虽然年轻,但背后站着一支闪耀的团队。
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彭志辉,199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科技圈人称“稚晖君”或“野生钢铁侠”。2020年,彭志辉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最高档年薪201万元,加入华为团队,从事昇腾AI芯片和AI算法相关研究工作。创始团队中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院长宋海涛;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闫维新;董事长兼CEO邓泰华,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COO邱恒,曾任华为中国政企业务CMO;合伙人兼营销副总裁姜青松,曾任华为P&S解决方案产品管理部部长。
目前,智元机器人已经推出远征、灵犀两大家族多款商用人形机器人产品,覆盖教育服务、柔性智造、特种作业、科研教育和数据采集等应用场景。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刷新行业纪录。
智元机器人此次收购上纬新材,总价约21亿元。这笔巨资从何而来?
作为机器人赛道的明星企业,成立仅两年半的智元机器人已闪电般完成了10轮股权融资,聚集了包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腾讯、京东、比亚迪、正大集团在内的豪华投资人阵容,市场预计公司估值可能将近200亿元。
虽然成立不久,智元机器人的商业化步伐却相当迅速。据智元具身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透露,目前三个产品线都在贡献收入,精灵产品线收入大概在数亿元;目前大尺寸系列卖得更好,单价高,收入更多;今年以来,轮式双臂机器人在科研场景已经卖了大几百台;同时,团队已经在做一些概念验证项目,在可控的环境里从事重复性劳动。
不久前,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该项目总预算1.2405亿元(含税),分为两个标包: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由智元机器人以7800万元中标;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由宇树科技以4605万元中标。
在二级市场,智元机器人的动作远不止收购上纬新材。2025年以来,智元机器人先后与均普智能、大丰实业、软通动力、富临精工、东阳光等上市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的各个关键环节,快速扩张资本版图。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