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创投观察站|“引航”产业变革,绿色化学浪潮下这家企业再获超亿元注资

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苏州引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航生物”)完成超亿元D +轮融资,由中金资本、兴湘资本、财鑫资本、嘉山实业等知名机构共同投资,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新产品商业化及全球市场拓展。这是该公司继2023年D轮融资后再次获得资本市场强力加持。

引航生物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原创性合成生物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始人谢新开,是辛伐他汀(降血脂药物)生物合成第一发明人,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师从合成生物学奠基人Jay Keasling教授,该教授还是青蒿素生物合成发明人。

作为2012年美国绿色化学总统挑战奖得主(该奖项被誉为绿色化学领域“诺贝尔奖”),谢新开及其团队搭建起AI驱动的合成生物学平台,整合了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及发酵优化技术等,实现了高效菌种构建与工艺开发。同时,公司开发了多个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合成技术,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及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凭借先进的技术平台,引航生物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数据显示,引航生物拥有超20个革新生物合成工艺,6个落地生物合成项目,生产基地总产能超10000吨。其中,在湖南常德建设的百吨级生产基地已于2023年投产,产品覆盖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合成生物学正在重塑传统化工产业格局。据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40年合成生物技术将占据全球60%的物理制造产值。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生物工艺在化工、医药等领域替代传统化学工艺”。目前生物制造产品在我国工业体系中的渗透率尚不足10%,技术替代空间巨大。

“我们看重的是引航生物在生物催化领域的底层技术积累。”中金资本负责人表示,引航团队成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吨级量产能力,这种工业化能力在当前合成生物领域尤为稀缺。数据显示,该公司开发的L -草铵膦酶法工艺已实现万元级成本降幅,大幅降低农药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处理压力。

此次重量级投资机构的集体入场,标志着资本方对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阶段的战略聚焦。当越来越多的“灰色化工”被“绿色发酵”替代,这场由实验室延伸到生产线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新书写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

责编:张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