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中国市场助力跨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访德国采埃孚集团董事彼得·霍得曼

新华社德国腓特烈港7月29日电 专访:中国市场助力跨国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访德国采埃孚集团董事彼得·霍得曼

新华社记者车云龙 单玮怡

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董事彼得·霍得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市场有助于跨国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与落地,提升全球竞争力。他表示,采埃孚始终高度重视中国市场,近年来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深化对华合作。

“对采埃孚而言,中国是我们的‘健身房’,我们以‘中国速度’发展。”霍得曼说,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和技术创新力,推动企业不断锤炼自身实力。

近年来,采埃孚持续扩大在华布局并加码投资。过去两年,集团在中国新建一座研发中心,新建或扩建10家工厂。目前,采埃孚在华设有约50家生产设施,占全球总数约三分之一。2024年,其全球销售额超过400亿欧元,其中中国市场贡献显著。

“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市场,在技术上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霍得曼说,采埃孚与多家中国企业保持密切战略合作关系,在底盘系统、电驱动、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我们借助他们的创新速度来加速自身创新,从而实现双赢。”

日前,采埃孚在德国腓特烈港总部举办“2025年底盘技术日”活动,发布与中国车企的最新合作成果,重点展示其最新线控转向系统。在现场展出的合作车型中,一款由中国新能源车企蔚来汽车研发的新车型,成为中国市场上首款配备采埃孚线控转向系统的量产车。

霍得曼说,电动汽车因搭载电池,整车重量普遍增加,会对底盘系统的承载与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加快发展,乘坐舒适性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底盘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线控转向技术摆脱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传统机械连接方式,通过电子信号实现转向控制,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重要技术方向。

“与蔚来汽车的合作,是采埃孚在中国推动本土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霍得曼表示,这类供应商与整车制造商之间紧密合作的模式建立在高度互信基础上,具有典型意义。他还透露,该系统已获得另外两家中国车企的量产订单。

霍得曼认为,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新技术的“试验田”和“首发地”。“越来越多的汽车技术首先在中国开发、落地,再被推广到全球其他市场。”在他看来,采埃孚在中国的工程研发能力已与自身在德国、北美等传统市场并驾齐驱,甚至在速度和敏捷性方面更具优势。

“我们必须不断加快自身节奏,不断提升中国团队的专业能力,确保能够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他说。

展望未来,霍得曼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认为德中合作空间广阔。他说,采埃孚将坚定推进“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战略,深化与中国伙伴的协同创新。“我相信,未来几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仍将快于全球其他地区。”(完)

责编:陈凌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