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喝口水消消气,孩子刚下补习班放松一下也正常。”近日,在太仓市公安局双凤派出所门前的“家长驿站”里,退休老民警、“五老”志愿者杨雪平把杯子推到满脸焦虑的刘女士面前。就在几个小时前,刘女士见儿子小宇迟迟未归便报警求助,警方通过多方寻找才发现小宇补习班下课后就直奔公园玩耍。随后民警将玩得满头大汗的小宇带回派出所,刘女士一时心急责骂了几句,小宇气鼓鼓地一言不发。
“前几天也有个差不多的情况,我们教家长用‘先共情后规矩’的方法,孩子反而主动认错了。”杨雪平接着对刘女士说。坐在另一侧的小宇小声嘀咕着:“都已经放假了……”青年民警庞磊顺势坐下:“我小时候放假也想立刻出去玩,但是要提前给妈妈发个‘安全信号’。”庞磊指着小宇手上的电话手表说道。“走,哥哥带你看个更厉害的东西。”庞磊带着小宇来到“家长驿站”的暑期“防溺水”宣传角,给小宇展示救生圈、救生绳的用法,叮嘱小宇外出游玩不可独自下水游泳。目送母子俩离开,杨雪平回到桌前,在《驿站手记》上详细记录了这次疏导情况。

这个温馨的“家长驿站”,前身是双凤派出所的矛盾纠纷调解室。今年以来,为更好地守护辖区6所学校的5000余名孩子健康平安成长,双凤派出所将其升级改造,打造成集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矛盾化解于一体的“家校警”联动共育新阵地。如今,这间小小的驿站,既是家长们的“育儿加油站”,也是孩子们喜爱的“普法小课堂”。
这位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杨爷爷”的老民警,是双凤派出所“银龄调解队”的骨干成员。这支成立于2021年的队伍,由2名退休民警和5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志愿者组成该派出所又组建了一支由30余名青年民辅警构成的“星火”宣讲团,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普及。

如何发挥两支队伍的联动优势?双凤派出所以家长驿站为阵地,探索“老+少”深度融合路径,创新构建“个案疏导+共性引导+家校共育”的闭环工作机制。
“老同志经验足、沟通强,做家长工作得心应手;年轻人思维活、懂孩子,能把法律、心理知识变成‘同龄人语言’。”该所所长王勇介绍,将“银发智慧”与“青春力量”有机结合,旨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筑更坚实的防护盾。

今年,双凤派出所与双凤中心小学等3家学校深化“党建引领 警校共建”,签订共建协议,发动家委会组建“平安家长联盟”,协同开展校园安全隐患联合排查,针对涉校涉未成年人问题建立“涉校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和未成年人心理疏导机制”,校方与家委会定期摸排学生家庭关系、同学矛盾、学习压力等风险隐患,将线索及时移交社区民警。一旦发现苗头,“银龄调解队”立即提前介入,联合校方在“家长驿站”召开“亲子恳谈会”“家长交流会”,精准把脉,开出“良方”,形成具体可行的改善建议。
织密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还需在孩子自己心里种下平安“心锚”。“银龄调解队”将在个案疏导和恳谈会中发现的高频、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星火”宣讲团。宣讲团据此精准制定专项宣讲计划,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宣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知识竞赛、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和心理健康知识。
“家长驿站的‘倾听角’,让我听见了孩子藏在心里的话,以前总是教育孩子要听话,其实我们家长也应该听听孩子的话。”前不久,刚带着孩子在家长驿站参加完“亲子心声树洞”的小逸爸爸说。
今年以来,“家长驿站”已累计开展座谈会36场,成功化解涉校涉未成年人矛盾纠纷11起。在“家长驿站”组织“心理疏导”“防欺凌小课堂”“‘沉浸式’反诈研学之旅”等10余场活动,此外还深入校园开展“‘安全小教官’进校园”“法‘润’校园”等宣讲,安全知识竞赛学生参与率达90%,有效帮助超过85%的学生掌握了至少两种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沈晨 费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