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请注意,当前江段水位持续上涨,请立即回到岸边……”7月4日晚,在张家港市双山岛沿江滩涂,一架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自动巡航警用无人机正通过高空喊话劝离在此处戏水的游客。
与此同时,相关信息被回传至张家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屏,汇聚成“动态溺水风险热力图”,生成预警信息和实时坐标,第一时间发送至就近派出所夜间巡逻力量,前往现场有序引导游客撤离——入夏以来,像这样的智慧化防溺水风险监管场景已是常态。

因水而生、依港而兴的张家港,域内200.3平方公里的长江水域如缎带铺展,7300余条河道交织成网,既孕育了“江尾海头”的独特风情,也给公安机关守护水域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了挑战。
为破解治理难题,今年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以科技赋能为引擎,创新打造“前端感知+智能预警+实时处置”的防溺水风险智能预警平台。在充分整合海事、长航等12个临水部门视频资源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潮汛监测、人流密度动态监测等前端智能设备布局,构建覆盖全域的“水陆空”一体化智能防控体系。
6月以来,该局已累计发送并处置有效预警153次,劝离戏水、垂钓人员169人次,应急响应时效提升30%。

“这里救生圈配备齐全,警示标志醒目,但救生绳有磨损,需要立即整改!”近日,张家港市公安局锦丰派出所民警联合属地水利、渔政等部门对辖区长江沿线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时,当场列出整改清单。入夏以来,像这样的联合“安全体检”,已覆盖全域80.3公里长江岸线。
“当前正值汛期、暑期、假期‘三期’叠加阶段,建立部门联动的协同矩阵是关键之举。”张家港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陆斌介绍,在全量分析近三年涉水警情的基础上,张家港市公安局以“河长+警长”双长联动机制为牵引,持续深化与海事、长航、蓝天救援等部门联动协作,针对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划分24个责任网格,共同开展巡查防控、水域救援、隐患联排、防溺水宣教等各项工作,形成“信息共享、问题共商、隐患共治”的工作格局。
6月以来,该局已开展12次联合巡航,排查整改临水隐患27处,在全市重点岸线协同推动布设水域安防“四个一”标准化工程(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条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实现风险水域救生装备全域覆盖。

在宣教层面,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开展“防溺水情景课堂”,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并依托“亲子安全打卡”活动,鼓励孩子成为“家庭安全小教员”,带动家长学习《水域安全手册》。
与此同时,联合市委社工部发动志愿者组织、社会团体,深入社区、商圈、夜市等区域,高频次开展“面对面”宣教,让防溺水知识融入生活点滴。
6月以来,已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200余场次,覆盖受众3万余人。(邵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