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新华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根本,邻里互助为纽带,创新探索“新华善治”工作法。同时依托“常开门、拆隔阂、共商议、促发展”四条路径,加速推进“品质、友爱、康乐、诗书、平安”五大社区工程建设,着力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矩阵。
走访聚力解民忧
该社区整合多股力量,由社区班子成员、邻里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邻里热心居民等组建30余支“走访搭档”队伍,在行动中拉近党群距离,解决群众困难,走访中深入居民家中,全面核实更新辖区居民信息,同时向居民宣传各项惠民政策、防诈信息,认真倾听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今年来已走访入户1400余户。在此基础上,以微网格员与邻里好心人为骨干,实行“走访、交办、认领、跟踪”的网格服务机制,发掘热心人建立社区能人库,设立“新华好邻”平安哨,凝聚服务合力,今年累计收集民意50余条。

邻里议事畅民情
该社区创新推出“邻里议事八法”,包含“开门说事、评理调事、便民答事、集中议事、会商定事、承诺领事、限时办事、公开评事”,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打造了330平方米的邻里服务阵地,集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的居民活动区域,成为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去处。通过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轮班在阵地内开展接待服务,做到人常在,门常开,事常办,今年来,邻里服务阵地共召开议事会8场,惠及居民近3000人次,积极实现“邻里事、邻里议、邻里解”的良性循环。

服务升级惠民生
聚焦“一老一少”重点群体,强化服务供给。面向老年人,该社区引进区老年大学艺术课程,拓宽文化服务覆盖面,扶持成立了歌咏、太极扇、舞蹈、越剧、器乐等数十个文艺团队,同时引入区文联、区总工会职工课堂,为600多名老年人提供了文化惠民保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文化服务38场。
面向辖区未成年人,该社区与南通市唐闸小学校、新华三村幼儿园建立联动机制,每月开展“社区阅读”“假期护航”等专项行动,每季度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专题活动,寒暑假期间,为外来新居民提供未成年人子女托班服务,让新居民同样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截至目前,共新增银发群体7项课程,增设4个岗位服务未成年人教育。

从党建“聚邻”到资源“惠邻”,下一步,该社区将持续深化“新华善治”工作法探索,致力于提升服务于民水平,着力构建“小区新风貌、治理新格局、居民新风尚”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矩阵。(陈嘉琪 沈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