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高淳桠溪:共执笔墨书名字 两手相携证价值

7月29日上午,在高淳区桠溪街道慢城金花残疾人之家活动室中,书法爱好者、残疾人志愿者周师傅正与工作人员并肩而立,为一群对笔墨满怀期待的残疾人朋友,开展了一场特殊的书法启蒙课。

工作人员率先登场,细致入微地展示了毛笔、仿真水写布的使用方法。紧接着,周师傅接过讲解的接力棒,用手比划着握笔姿势:“指尖轻拢,就像捧着易碎的光。”他将教学重点放在最亲切的符号——名字上:“‘芮’字的横折钩要像深深扎根的树,根基稳了,字才立得住。”边说边在水写布上示范,真诚分享着心得。

手把手教学时,周师傅的掌心轻贴着学员的手背,一同在笔杆上探寻平衡。当一个个歪歪扭扭却透着坚定的名字浮现,周师傅总会露出欣慰笑容,点头称赞:“这笔画里带着股韧劲呢!”

对残疾人学员而言,毛笔落下的不仅是墨痕:当名字清晰成形,他们触摸到“我能完成”的笃定,成就感蔓延成“我的存在有价值”的信念。周师傅则在教学中完成了从“受助者”到“赋能者”的蜕变——他用握笔的力量证明,残疾从不是能力的边界,而是理解的捷径。

墨痕在水写布上渐渐淡去,承载的意义却愈发清晰。这场“以残助残”的暖心实践,让“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化作指尖相触的温暖。

通讯员:高晓平、马志华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