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听·见︱国家发钱帮养娃,是一个标志性的开始

最近,“育儿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家开始发钱帮养娃了!

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今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明确了相关实施方案与申领详情。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这次是真金白银的补贴!”“太好了,去年生娃也赶上了”“第一胎也发钱,感动”……政策一经发布,多个报道相关新闻的公众号阅读量突破10万+,不少“宝爸宝妈”涌入评论区,留言询问申领细则,公众关注度可见一斑。

其实,该项政策在今年3月便有了预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时透露,正在起草相关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届时会有直接的惠民措施和相应政策安排。从起草方案到落地实施,其间不过4个月,足以说明国家将生育成本作为一项民生痛点予以解决的决心。再简单算笔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约3000万人,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具有托育需求。按此计算,仅育儿补贴一项,每年财政支出达1080亿元。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如此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正是对“降低生育负担、提升生育意愿”最直接、最有效的回应。

“育儿补贴”一词,大家并不陌生。2021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了育儿补贴相关政策,有聚焦二孩、三孩家庭的阶梯式补贴,有将补贴与教育、医疗挂钩的支持政策,也有地方探索发放育儿消费券、托育消费券,只是各地区域差别大且多为“非现金补贴”,站在长远角度,一定程度上缺乏政策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现在,国家育儿补贴方案的发布,是为各地划下“统一标准”,也让“育儿家事”升级为“国事”,释放出生育是全社会共同事业的积极信号。

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的问题备受关注,究其原因,从孕产相关费用到孩子出生后的奶粉、纸尿裤、教育等各项开支,不菲的育儿开销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此次国家发放的育儿补贴还无法覆盖全部的育儿成本,但可以看作一个标志性的开始,也可看作是迈向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步,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那句“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着眼未来,要从根本上扭转生育下降趋势,缓解老龄化与低生育率带来的冲击,除了生育环节的支持,还需不断完善托育、教育、医疗、住房等成长配套环节,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生育支持体系。

当前,我们已经看到一系列有益尝试。长沙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普惠性托位占比达到近八成;南京进一步优化相关养老支持政策,体现“从摇篮到养老”全周期关怀理念;温州建立反就业性别歧视联合约谈机制,为妇女平等就业筑起全链条保护屏障……从托育服务到家庭支持再到性别友好,各地的积极探索正逐步化解影响生育意愿的“痛点”,让孩子与家庭都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托举之力。

相信国家育儿补贴方案的发布,将为改善社会生育预期带来“溢出效应”,让国家为生育保障“兜底”的决心,成为每个家庭迈向新阶段的信心。

(柏丽娟)

责编:张洁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