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持续稳定、前进步伐坚定、新动能不断积聚、对内循环畅通,这份成绩单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也给中小民企带来了市场需求增长、外贸空间拓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新机遇。其中,GDP增长为中小民企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的比重达到了57.3%,为中小民企提供了“稳中求进”的宏观环境,但也给中小民企带来了行业竞争加剧、融资难度增加等挑战。
因此,在存量经济的时代,中小民企想要生存和增长,就不能再沿用规模为王、速度为王的打法,要正视自己的绩效“内功”,绩效是企业的“体温计”,更是企业的“方向盘”。要先有战略目标,后有绩效指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同时,跳出饱和市场,蹭上“新质生产力”的快车,到增量市场找机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绩效管理的六大盲区
绩效管理目标与公司战略脱节。企业目标未与市场环境、员工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致使绩效管理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导致员工做事偏离公司发展方向,走弯路;
重考核轻过程。很多企业绩效管理只关注结果,忽视了目标制定、过程辅导、资源支持等,考核变成“秋后算账”,员工缺乏改进及提升的机会;
绩效评存在偏见。导致考核结果失真,打击高绩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管理是扣罚员工薪酬的工具。将绩效管理等同于“扣钱工具”,员工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员工丧失成长动力;
激励手段单一化,员工动力不足。过度依赖物质奖励,(例如奖金、提成),而忽视了精神激励,例如(认可、晋升机会),导致员工“为钱而工”,缺乏长期意愿。同时,激励分配实行“大锅饭”,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差距不大,员工丧失工作动力;
系统僵化。管理者习惯于“按经验决策”,考核周期过长,流程冗余,效率底下。阻碍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导致绩效改革推不动、也落不了地;
错误绩效管理的四大风险
1.增加管理成本: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复杂的考核流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绩效结果不尽人意;
2.内部内耗严重:各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不敢承担责任,破坏内部协作,导致人效下降;
3.人才流失加剧:过于注重短期成果和表面现象,而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和员工的成长需求,导致优秀人才留不住也招不来,影响企业人才队伍储备和组织长远发展;
4.创造能力下降:错误的绩效考核导致员工做事唯唯诺诺,害怕做错事情影响个人薪酬绩效,不敢尝试新方法、新策略,抑制员工的创新精神;

正确绩效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员工效能的核心工具,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常因认知偏差或者操作不到陷入盲区,导致效果适得其反。品誉咨询《绩效系统落地方案班》,通过合理制定目标、关注长期与短期目标的平衡,有效撬动内需,激发员工内驱力,提升企业信心和盈利能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助力中小民企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