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当白酒进入“低度”竞速时代 谁真正具备先发优势?

白酒版图上,一场围绕“低度”的竞速正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酒企开始推出低度白酒产品,试图打开新的消费场景、触达更广的人群。低度白酒,正从边缘品类转变为新的增量引擎。

在这条如今热闹非凡的赛道上,率先入局并取得领先地位的,是泸州老窖旗下的超高端白酒品牌国窖1573。

国窖1573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38%vol,通过二十余年的消费培育,凭借卓越的品质表现与动销能力,成为全国首先破百亿的低度白酒大单品,完成了从消费培育到市场引爆。

今天的白酒低度化趋势,某种程度上,正是国窖1573率先“跑出来”的结果。

趋势将至,有人早已在场

近年来,随着年轻群体接棒消费主力,白酒的饮用习惯正在悄然改变。“轻饮”“微醺”“不醉也尽兴”成为新主张,低度酒顺势而起,成为众多酒企竞相布局的新蓝海。

作为泸州老窖低度化战略的核心产品,38%vol国窖1573近年来增长势头强劲,在河北、山东、江苏、浙北等多个核心区域市场表现尤为亮眼。例如,在酒饮消费氛围浓厚的河北市场,泸州老窖销售额已突破5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38%vol国窖1573;在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区域,低度国窖1573的渗透率也显著提升。

这足见低度国窖1573在高端白酒市场的影响力——早在低度酒尚未被行业普遍认可时,它就已率先走出一条“高端低度白酒”的独立曲线。这份战略前瞻性,在今天看来尤为可贵。

为什么有的酒“低”不了?

白酒“低度化”,绝不是“高度酒加水”那么简单。事实上,优质的低度白酒对基酒品质和降度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低度白酒行业占比不足1%。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低度白酒,在技术上存在浑浊、寡淡、水解“三道坎”——当高度白酒加浆降度后,其中醇溶性高、水溶性低的酯类物质就会析出并产生沉淀,从而导致白色絮状物产生。由于这些酯类物质也是白酒风味的成分之一,当它们被去除掉之后,酒中的香味物质也会随之稀释,从而出现口感变淡、容易水解等问题。

于是,“低而不淡”便成为判断一款低度白酒品质的最主要标准。经过长期科研发现,要实现低度白酒“低而不淡”,关键在于提升基础酒的品质。原酒质量不过关,再怎么调味也于事无补;同理,高品质的原酒,即使进行降度处理,也能够保证酒体的丰满和风格。

在所有白酒香型中,浓香型白酒依赖于泥窖窖池发酵,且持续使用越久的窖池酿出的原酒品质越高。究其原因,当泥窖窖池持续使用时间越长,窖池窖泥的优势微生物菌群越突出,特别是百年以上的老窖池,窖泥中的酿酒微生物经过长期驯化富集,酿出的酒体窖香、粮香、陈香等复合香气饱满浓郁,主体香突出,从而在降度之后依然能保持“低而不淡”。

数据统计,泸州老窖现有持续使用百年以上的老窖池,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其中1573国宝窖池群,酿造至今已持续使用452年,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酿酒活文物”,这些老窖池里,目前能够提取检测和认识的微生物多达3000余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微生物群落,且每天仍在繁衍生息、酿造生香。由此酿造出的原酒,品质已属于上乘。泸州老窖还在本就领先的原酒品质基础之上,做了大量的工艺创新,以此提升发酵生香能力,为低度国窖1573的高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降的是酒度,升的是体验

要真正实现白酒降度不降质,既依赖高品质原酒,也离不开领先的降度技术。泸州老窖,正是全国最早攻克白酒降度技术难题的企业之一。

建国以后,出于节约粮食、利于出口的考虑,国家开始倡导白酒降度。在这一背景下,泸州老窖前瞻性地确定了“高低度并行”的战略方向,率先开启技术攻关,仅针对“吸附过滤”这一项关键工艺,便持续研究了二十余年。

泸州老窖不但持续攻坚技术,还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建设,牵头制定了低度白酒的国家标准。自上世纪70年代起,泸州老窖持续举办酿酒技术培训班,面向全国传授先进工艺、输送酿酒骨干,被誉为“中国酒业黄埔军校”,这一举动不仅夯实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地基,还为日后低度白酒的繁荣埋下了一处伏笔。

凭借1573国宝窖池群酿造的原酒品质和行业领先的降度技术,低度国窖1573真正做到了“降度不降格”、“低而不淡”,它以入口柔和、轻负担、更尽兴、醒酒快的特点,持续热销,成为全国首破百亿的低度白酒大单品。

市场亮眼表现的背后,是国窖1573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低度化的发展战略,并持续推动产品表达与饮用方式的革新,如改写中国白酒饮用方式的“冰饮风尚”,不仅适配商务、聚会、轻社交等多元场景,也拓展着中国白酒的想象力边界。

从产品研发、消费培育到场景创新,国窖1573已构建起一整套更年轻、更松弛、更适宜当代消费群体的高端白酒品牌表达,更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低度不是品质的减法而是体验的加法”的认知锚点。

如今,白酒行业的“低度战役”打响,但国窖1573早已跑出自己的节奏——在这个注重品质和体验、追求饮酒舒适度的时代,真正能在低度化赛道取胜的,不是跟风者,而是有品质底气、技术实力和战略定力的“造风者”。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