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苏超”人文观察③|比学赶超,第三只眼看“超”级赛事遍地开花

这个夏天,中国大地上最滚烫的,不是气温,而是球场上此起彼伏的呐喊。

苏超”“赣超BA”,从足球、篮球再到乒乓球,遍地开花的级赛事,正形成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比学赶超态势,勾勒出中国民间体育蓬勃生长的鲜活图景。

看台激情。图源:新华网

82日至3日,苏超第八轮六场激战即将鸣哨开赛。同一时间,第四轮两场赣超也将如约而至。

赣超” 的前身是2021年启动的 “江西省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今年,赛事借鉴苏超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从协会超级联赛城市超级联赛的关键迭代。在赛制优化、城市荣誉体系构建及文体旅商融合等一系列变革中,最核心的突破在于赛事内核的转变——从过去 “为俱乐部出征,升级为 “为城市而战。这一调整精准激活了当地球员与球迷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让赛事与城市情感深度绑定。赣超”7月12日登场后, 热度持续攀升:前三轮场均上座人数分别达13392人、15687人、15745人,多场比赛门票开售即告 “秒光 

“赣超”看台激情。图源:新华网

湘超尚未正式开赛,便已引起关注。除了株洲以 “全城寻找队友” 的创意招募口号吸睛外,源自 “苏超” 的热梗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更被巧妙本土化成为 “友谊第一,长沙第十四,在球迷间快速流传。

与江苏13个设区市发展相对均衡的态势不同,湖南14个市州中,长沙以2024GDP突破1.5万亿元的体量独占鳌头,占全省经济总量超三分之一。正如草根球员打趣所言:“‘苏超是‘十三太保’各争锋芒,‘湘超则像十三个充电宝,联手围剿长沙。” 这般调侃,既透着各地球队不服输的劲头,更藏着地域良性竞争如何借体育赛事转化为协同共进动力的深意。

“湘超”队员训练中。图源:掌上长沙客户端

还有更多省超将于今年亮相。广东即将推出的粤超,除本地市民外,还允许港澳台球员报名参赛。山东鲁超计划将全省15个城市科学划分为四大赛区,全面推行主客场赛制,提升赛事专业性与观赏性。为弥补足球重镇青岛未纳入鲁超体系的遗憾,特别策划首届齐鲁球王争霸赛,邀请鲁超冠军与青超(青岛市超级联赛)冠军巅峰对决,回应球迷关切。尽管四川川超宣布赛事延期,但已明确表示将充分借鉴苏超在组织、运营和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计划组建多达31支球队参赛。

如果说苏超点燃了城市荣誉+足球的火种,那么浙江全新推出的BA”则巧妙地结合了县域经济+篮球,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组合拳。

BA”的赛程设计独具匠心:来自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的队伍参与了预选赛+城市争霸赛。胜出的队伍不仅代表所在市参赛,还将获得冠名权——杭州富阳队绍兴诸暨队。此外,每个市还会从其他队伍中挑选球员组成一支市级联队,最终形成“11支县级冠军球队+11支市级联队的独特格局。自2025815日至20262月,这22支队伍将混编进行比赛,直至决出总冠军,这一过程也被网友戏称为百县大战727日,杭州赛区预选赛圆满落幕,富阳队以89比61战胜上城队,荣膺冠军并成功晋级下一轮城市争霸赛。据报道,决赛的门票在1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吸引了超过8万名观众在线观看。

“浙BA”比赛现场。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BA”的特点在于赛程长、场次多、举办地广。仅十来天便完成250场比赛,周五至周日3天就超过90场,高效率背后是浙江深厚的篮球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体现。据浙江省体育局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浙江目前拥有超过55000个篮球场地,总面积达3271.35万平方米,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诸暨因拥有2251片篮球场,在2011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承办CBA完整赛季赛事和全明星周末的县级市。

独特的赛制不仅盘活了场馆资源,更为浙江各县域提供展示自身特色的舞台。比如,诸暨(被誉为世界袜都珍珠之都)对阵柯桥(被称为世界布都),催生了诸如诸暨行,柯桥的妙趣横生的口号;而萧山与柯桥之间的比拼,则暗含着产业链上的较量,输赢被戏称为决定供货量。赛场之外,柯桥的老板们通过直播带货推出输球特惠布料,充分展现了浙江人的商业智慧。

各地十分注重打造第二现场,让赛事成为推动地方文旅融合的新引擎。比如,宜春借助赣超打造“足球+文旅”“足球+消费”“足球+文化”“足球+公益”的“四重融合”生态,除了推出凭球票免景区门票、主场外设夜市,中场秀融入当地采茶戏、傩舞等非遗表演,主场门票费、赛事赞助费还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公益基金,用于乡村足球场建设。BA”主打全民和全域概念,提出更创新一点、积极“整花活”;更草根一些、善于“接地气”,通过推出跟着浙BA系列套餐,实施主场城市深度体验计划,开发球票+门票+住宿联合优惠产品等,打造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展示、全民有感的超级大狂欢。

“浙BA”金华赛区决赛之夜,金华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外,广场大屏幕前坐满球迷 图源:“金华发布”微信公众号

无论是哪种“球”,怎么“玩”,全民性、人民性和草根性都是这些赛事共同的鲜明底色。以“赣超”为例,开赛仅一个月,便迅速响应网友建议:将球衣背后的球员名字由字母改为汉字,全面提升直播画质,并对解说团队进行重新招聘与专业培训,切实回应球迷期待。7月26日,“苏超”通过“豚宝信箱”积极回应球迷关切,针对“每周都想看比赛”“淘汰赛采用主客场制”等呼声,官方明确表示:“将在下一年度方案制定中予以充分考虑。”这种虚心“听劝”的姿态,真正践行了“全民参与、网友共创”的办赛理念,让赛事在群众的智慧与热情中不断“生长”,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苏超”官方回复网友

2025年7月25日,贵州榕江“村超”回归。在经历特大洪水侵袭后浴火重生的赛场上,新立起几根银色标杆,离地近7米处,一条醒目的红线旁镌刻着“2025·6·24 洪水线”。这行字,不仅是对一个多月前那场吞噬绿茵场的灾难的深刻铭记,更成为体育精神凝聚人心、众志成城的生动注脚。

上图为6月29日的村超球场。图源:天眼新闻
重启的“村超”现场。图源:天眼新闻

球是圆的,散布在全国各地的赛事,也正以“圆”为韵——圆融着地域文化,联结着八方情感。正如网友所言:“苏超”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盛景。期待更多地方的“超”级赛事涌现,让在家门口看一场比赛的全新生活方式,成为滋养社区精神、促进文化交流的沃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责编:王慧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