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上半年江苏新增贷款全国第一,资金流向了哪里?

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金融运行“成绩单”——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8%;新增贷款2.09万亿元,同比多增1529亿元;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3万亿元,同比多增4344亿元。

从全国来看,江苏金融总量继续保持领先,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居全国第一。信贷成绩怎么看?未来怎么干?近日,记者深入企业工厂、金融机构,采访了解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铸牢后盾,护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内,占地面积近四百亩的江苏索普集团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作为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之一,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球单套产能最大的33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

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成功落地,离不开金融领域的鼎力支持与深度润泽。今年2月,工商银行江苏镇江分行获批牵头多家国有大行,为这一项目提供总规模达22亿元的银团贷款。工商银行镇江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深度赋能制造业,他们成立了制造业金融中心,提高跟进服务的主动性,努力推动更多重大项目落地。

制造业作为江苏经济发展“顶梁柱”,直接关乎经济韧性与创新动能。6月末,江苏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3个百分点。这一数字背后是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也是不断蓄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劲头。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还在持续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新兴产业赋能添力。“人才贷”“成果转化贷”“专精特新贷”等多样化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苏创融”加大对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构建“苏创积分贷”评价体系,提升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精准画像”能力……一系列金融政策精准实施,更好适应科技创新需求。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周诚君表示,要把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引导商业银行构建与之适配的风险评估模型和业务流程,着力推动金融服务前移和金融资源下沉。

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关键作用,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自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截至7月25日,全省23家主体已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40.4亿元,实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全覆盖,发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精准发力,紧盯薄弱环节“痛点”

金融在助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聚焦于其他领域的薄弱环节,为经济全面发展精准发力。宿迁市沭阳县是粮食种植大县,每逢收获季节,当地粮食收购企业都面临资金需求量增大,但又难以提供有效抵押物的问题。广胜粮食收购站是当地多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供应商,每年粮食收购旺季都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了解情况后,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迅速行动,通过“苏农粮贸贷”纯信用模式成功为其解了燃眉之急,也为当地的粮食收购与加工行业注入了金融动力。同时,该行开通的农户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也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今年上半年已惠及农业经营主体超过6600户。

“三农”是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当前金融机构立足江苏省情农情,紧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金融服务工作。截至6月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

如何让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当前发展相对薄弱、亟待支持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不断发挥央行资金政策引导效能,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力促进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养老产业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在南京,南京银行为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江苏省首单“近零碳工厂”挂钩贷款,金额达3400万元,约定如企业能达到“近零碳”排放标准,该行将对贷款利率予以优免;在苏州阳澄湖镇,农业银行苏州分行紧密围绕清水村阳澄湖大闸蟹特色产业推进整村授信,并创新推出大闸蟹产销和农家乐“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批量信贷模式,累计为清水村50余家经营户提供贷款5800万元。在南通,某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凭借着1000万元养老产业贷款支持,其投资的社区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建设明显提速,这笔1000万元是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出台后江苏首笔养老产业贷款。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林琳介绍,今年以来,江苏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比年初新增8712亿元。全省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已走访“苏农贷”名单客户5.8万户,累计用信1.3万户、147亿元。

金融“薪火”,点燃消费市场“烟火气”

眼下,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的热度正席卷全网,也带旺了文旅消费市场。细看热闹背后,金融的身影无处不在。

“‘苏超’关注度飙升,带着我们的水蜜桃销量持续走高,每天销售都有300—500箱。”无锡东丰水蜜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激动地说,“感谢农行这么多年来的支持,让这份水蜜桃生意越来越好!”自2019年收到第一笔135万元贷款以来,东丰合作社和农业银行无锡分行已“携手”走过6年,在一笔笔桃农专属资金的支持下,合作社购树苗、扩桃田、换设备,成为远近闻名的水蜜桃生产基地。

从“一只桃子”走向“一片桃源”。近年来,农业银行无锡分行紧跟政府步伐,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桃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提供信贷支持,累计为“无锡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田园东方蜜桃村建设项目”“桃文化产业园升级项目”“阳山镇农业产业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等桃产业相关项目投放贷款超12亿元,源源不断为“水蜜桃之乡”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重点举措,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江苏多家银行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等推出行动方案……金融系统协同发力,为激活消费市场注入更多动能。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一维表示,近年来银行消费贷场景布局已从传统消费向服务消费和新消费领域拓展,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有助于突破传统消费需求天花板限制,拓展消费金融增量业务空间。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有关人士表示,下阶段将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 实习生 邵逸航

责编:陈公兴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