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7月31日,全国首单获批的数据资产ABS“华鑫 - 鑫欣 - 数据资产1 - 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发行。该项目由南京鑫欣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管理人和销售机构,首期发行规模1.337亿元,优先级票面利率2.0%。
据悉,本次入池数据资产的应用场景相当丰富,包括“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数据,“江南水田作物生产”智慧农业数据,“AAAA景区”酒店文旅数据,园区“智慧停车数据”,“先进制造业集群”产线设备工艺数据,建筑行业招标商机智能数据等。9家入池企业分布于江苏、浙江、陕西、江西四省七城,既有数据智能服务商每日互动这样的上市公司,也有工业智能数据服务商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这样的民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陕西省属国企陕建集团子公司陕建物流集团、南京市建邺国资集团旗下创特物业、南京大数据集团所属的江苏未来都市出行科技集团等国资背景企业。这些企业凭借此次发行的专项计划获得融资,实现了1.337亿元资金精准流向四省企业,助力企业发展。
据介绍,支撑起这种多元主体融资需求的,是一套完整的创新机制。开鑫科技作为发行人股东,发挥其技术优势,先从确权能力、数据合规性、应用场景稳定性等维度精选标的,挑选优质数据资产作为质押物增信;再通过分散设计分散借款人风险,9户企业入池,降低单个借款人对专项计划现金流的影响。随后引入浙商银行各地分行出具融资性保函,将项目增信至AAA,发行利率降低至2%;最终通过外贸信托完成数据质押贷款投放,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发行。
这种创新模式盘活了企业2024 - 2025年已入表或待入表的数据资产,借助该模式,企业最低可获得1000万元融资,最高可获得2500万元融资。“参与企业涵盖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股权属性,证明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与普适性。”开鑫科技有关人士介绍。
数据资产从“资源”到“资产”的跨越,核心在于破解数据确权、估值、流转等痛点,离不开科技手段对核心难题的破解。在数据资产质押方面,其核心难点主要是“值多少钱、归谁所有、能否流转”。
为解决这一问题,开鑫科技将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深度绑定:结合数据在各领域的应用特性,构建起基于机器学习和夏普利值的数据资产评估模型,为数据价值评估提供可量化、可解释的新路径。今年6月,该公司研发的“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资产入表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数据资产规范化入表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 实习生 邵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