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探索新媒体时代声音艺术传播路径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加快了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步伐,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深度融合,催生了形态各异的新媒体,正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格局,也为声音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声音艺术传播创新实践对于声音艺术行业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发更具吸引力的声音艺术产品与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更新传播理念树立用户中心理念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曾断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对于新媒体时代而言,这一延伸已逐渐由物理感官拓展到了精神共鸣。为加快声音艺术传播由“单向输出”向“双向共生”层面变革的步伐,必须树立用户中心理念,将用户置于核心位置,关注用户需求。2024年3月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35分钟,其中,网络音频应用为29分钟。例如,声音社交平台“小宇宙”推出“声音盲盒”功能,用户可以自由上传15秒原创声音,由系统随机匹配听众并邀请创作续章,这种声音接龙模式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互动美学复活到了数字空间。

优化传播技术构建传播新范式

数字化时代下,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声音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人工智能(AI)算法能精准采集和深入挖掘用户的音乐偏好和潜在需求,为用户推送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融入颠覆了传统的声音艺术欣赏模式,通过创建一个完全虚拟的三维空间,或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叠加虚拟信息,极大增加了声音艺术传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让用户身临其境地感受声音艺术的魅力。例如,腾讯推出的“智影”语音合成工具,支持100多种音色,输入文本即可生成接近真人的配音,形成了“技术赋能情感”的传播新范式。

拓展传播渠道提升音乐艺术附加值

声音艺术传播渠道拓展的关键在于打破单一平台的限制,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中,搭建“声音即服务”的传播生态。跨平台分发是基础逻辑,如抖音的“声音挑战赛”、小红书的“声控笔记”等音频互动功能,用户可通过短视频或图文解锁完整剧情或添加背景音,打破了“音频—视频—图文”的媒介壁垒,提升了内容沉浸感。跨媒介融合是深度拓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践行“声音先于画面”的传播策略,弥补用户对于声音艺术感知的空白,真正意义上促进音乐艺术从附属品升级为流量引擎。

新媒体时代下,当声音艺术跳出音频APP,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短视频、社交、车载、游戏等多元场景,那么其传播力便会从内容本身扩展为生活方式,从平面走向立体,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景伟健(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