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算法推荐已成为人们获取有用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缺乏对算法的理解,诸如“算法与人二元对立”“算法造神”等误解层出不穷。近日,短视频直播村“卧底”女博士赖楚谣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分享了期间的经历与感受。她认为,算法给更多普通人带去了信心与希望,一些乡村女性借助算法实现了家庭地位的提升,家庭权力关系结构也得到了改变。
赖楚谣是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近年来,她深入义乌北下朱村、连云港海头镇等短视频直播村进行田野研究,并出版著作《算法生活:短视频平台算法与内容创作者》,从短视频创作者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算法与人的关系。

义乌北下朱村
“一走进直播村,首先会被氛围感染,会看到有人在街头拍视频,村里每个商铺都在直播,连来菜市场买菜的老人都在讨论这些。”回忆起这段田野经历时,赖楚谣说,当地很多头部主播以前就是菜场卖菜的,甚至是无业游民。通过掌握一些跟算法有关的知识,他们对生活有了信心和希望,觉得好像有能力去改变生活或命运。
谈到许多素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走红,以及相关的“算法造神”论,赖楚谣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多个真实案例。“我的田野对象们对于算法有一个特别乐观的想法,他们觉得算法更公平。”赖楚谣表示,“他们认为算法推荐跟以前的编辑推荐不一样,以前普通人能不能上报纸、上电视台,完全由那些‘大人物’决定,而现在由算法和观众决定。算法让人们有了平等被看到的机会。”
她强调,这种“可见性”对长久不被看见的群体来说非常重要,它意味着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机会。在一些边远地区,借助算法和短视频直播,女性的家庭地位得到了改善。一位来自甘肃舟曲的田野对象对赖楚谣讲,以前这里的宝妈只能在照顾孩子和全职工作之间二选其一,但是有了短视频和直播后可以二者兼顾。以前家里的女性只能靠老公挣钱,现在自己也能挣一点钱,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因此不同了。
同样是卖农产品,女性直播更有亲和力,这让乡村女性有了更多被算法推荐的机会。赖楚谣介绍,她认识的一位叫“三妹”的贵州田野对象的家庭地位也有所改善,老公和公公婆婆主动带孩子,自己一天不直播老公就着急,求着她播。“三妹”不仅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还会到隔壁村收农产品来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更多的社会价值。“这也是我在西方的研究里很少看到的情况,它展现了中国的新媒介融入日常生活的独特方式。”赖楚谣说。
对于创作者之外的更多普通人,赖楚谣表示,推荐算法存在的前提就是信息过载,人类已经没办法处理这么海量的信息了。如果没有推荐算法,人类每天在如此多信息中找出有用信息的效率会大打折扣。因此,推荐算法的存在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对大部分来说都相当有利。同时,平台应提升算法的透明度,供用户自主选择算法推荐的多元程度,来增进信任。用户也要始终保持思考、质疑的能力,让算法更好地造福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