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若有战,召必回”:字字千钧铸军魂

军旗猎猎,誓言铮铮。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8周年。此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施行,“若有战,召必回”正式被写入退役誓词。这短短六个字如金石坠地,其声铿锵——它源自江苏宜兴老兵张益朝笔下的滚烫初心,更象征着千万退役军人以生命践诺的钢铁意志,字字声声都凝聚着千钧之力。

“若有战,召必回”,是融入骨血的本能反应。军人的忠诚,绝不是纸面上的一句空话,而是矢志践行、融入生命的千钧之诺。2008年,即将升任某旅副参谋长的张益朝突闻母亲病重,在万分艰难的抉择中,张益提笔写下了转业申请。那力透纸背的“若有战,召必回”六字,既是军人血脉中使命感的自然喷涌,也是精忠报国最本真的模样。回望历史,每当集结的号角吹响,无论身处何方,千千万万的退役军人都会挺身而出。这份曾在军营之中淬炼过的、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他们永不褪色的精神印记。

“若有战,召必回”,是危难时刻的逆向冲锋。军人的担当,是铭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是面对灾难与威胁时,永远选择向险而行、挺身而出的无畏气概。无论是洪水滔天,还是地动山摇;无论是边境线上剑拔弩张,还是见义勇为的挺膺担当——只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退役军人便会立刻撕下“曾经”的标签,以最纯粹的“战士”姿态,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

“若有战,召必回”,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接力。军魂的传承,不仅在于军装的传递,更在于信念的延续。从老一辈革命家到新时代的年轻士兵,在不同的时代,“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有着不同的表达,但其内核始终如一。在新疆,被称为“帕米尔雄鹰”的拉齐尼·巴依卡从部队复员后,接过祖父、父亲接力棒,成为红其拉甫边防部队的义务巡逻向导,守卫国土、捍卫祖国尊严,10余年来足迹踏遍帕米尔高原边防一线,一家三代人70年守卫边境的爱国奉献壮举,传遍新疆内外,感动无数军民。这种精神的接力,让“若有战,召必回”跨越代际,成为人民军队永葆青春的精神密码。

当“若有战,召必回”从张益朝笔尖的独白,成为全体退役军人的集体誓言,它已熔铸为民族脊梁上一块最坚硬的钢铁。建军98载风雨如磐,变的是时代风云,不变的是军人对家国“召之即来”的忠诚之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这六个字将如不灭的星辰,指引着中华儿女在祖国需要时,随时准备献上那句最滚烫的回答。(木子)

责编:郝建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