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探访海南自贸港“二线口岸”:监管高效精准 口岸快速通关

中新网海口8月1日电(记者 王子谦)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届时启动运行10个“二线口岸”海关监管货物查验功能。记者近日前往海口新海港“二线口岸”,探访这里如何通过智慧监管,实现货物的便利通关。

海口新海港“二线口岸”是海南与内地间车辆滚装运输的主要港口,同时也承担着货物和旅客运输的职能。在这里,车辆顺畅进港登船,驶向对岸。

按照现阶段的制度设计,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海关在“二线口岸”对“零关税”、放宽贸易管理措施、加工增值免关税等“三类货物”实行监管,其他大多数货物及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出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7月23日,航拍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 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在新海港以南,新建的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将承担起封关运作后从新海港和南港出岛的“三类货物”通关通行任务。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查验场分为上下两层,通过高架通道分别与G15(沈海高速)和新海港、南港相连。在上层区域,入口通道、安检区、放行通道、车辆扫描系统(H986)、人工查验区相邻依序排列,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海口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关将按照“智慧监管、信用监管、顺势监管、协同共管”的思路,对“二线口岸”实现高效精准监管,促进口岸快速通关。

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副关长韩彬向记者介绍了详细的通关流程。装载“三类货物”的货车抵达查验场,在通过海关监管通道时,设备会自动采集车辆整体信息,并上传至中国(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海关智慧监管平台与中国(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依托大数据池综合运用智慧风控模型对货物进行自动风险研判,低风险货物会下达放行指令,如遇到高风险货物,会下达布控指令。

记者了解到,在无异常、没有海关布控指令的情况下,车辆1分钟左右就可以通过整个查验区的卡口。

7月29日,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内的车辆扫描系统(H986)。中新网记者 王子谦 摄

韩彬介绍,被海关布控指令命中的车辆将在机检作业区进行图像扫描作业,“车辆以低速通过车辆扫描系统,海关通过智能审图,可以快速、精准识别出货物的高风险异常情况,整个扫描作业时间不到两分钟。”

记者从海口海关了解到,目前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已与有关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29.7亿条数据进入大数据池,建立147个风险特征库,搭建93个数据模型。另外,海南自贸港10个“二线口岸”均配置了智能化检查设备,被布控查验的货物优先运用机检设备实施非侵入式查验。

据介绍,在经过机检作业区的查验后,如果无异常,车辆会直接通过卡口放行;如果出现异常,会进入人工查验区进行人工查验。人工查验无异常或者查验处置完毕的车辆,将经过专用附属通道直接抵达港口待渡区,登船离岛。

7月29日,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内的海关人工查验区。中新网记者 王子谦

海口海关表示,为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海关会同海南省有关部门建立“二线口岸”信用通关制度,对全省7万多家外贸经营主体实施信用分类管理,AEO企业享受最低查验率、最少稽核查频次、适用“分批出岛、集中申报”等便利化措施;“白名单”企业适用“分批出岛、集中申报”等便利化措施,适用低查验率,减少稽核查频次;重点关注名单企业增加抽查比例,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此外,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企业还可享受“一站式通关”便利,通过线上提前申报货物出岛信息,海关、安检等部门在“二线口岸”协同作业并下达放行指令,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目前,距离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不足5个月,各“二线口岸”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实战演练。韩彬说,截至目前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已进行多轮次的综合实战演练,“从演练情况看,整体通行效率是非常高的,海关查验不会影响整体的通关流程。”(完)

责编:郝建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