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警惕短视频平台虚假贷款广告 省呗携手用户共同筑牢财产安全屏障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升级,诈骗手法也开始借助各大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的传播特性,呈现出更隐蔽、更精准的升级态势。近期,多地发生利用短视频平台信息流广告,推送伪冒省呗APP的诈骗案件。

不法分子借助技术升级实现精准推送,诱导人们下载伪冒贷款APP并通过假冒客服实施诈骗,目前已造成多名用户财产损失。省呗作为一家正规平台,特此提醒广大用户,下载贷款APP请务必通过正规应用市场下载。

2025年7月8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居民Z先生在刷短视频平台时,看到一则颇具诱惑性的贷款广告。正为资金周转发愁的Z先生心动不已,点击广告内链接后,下载了一款名为“省呗”的APP。Z先生在该APP上注册登录,如实填写了个人信息并申请了贷款。然而,在等待放款阶段,“客服”通过私信告知Z先生操作失误,导致款项冻结,需要缴纳解冻费才能解冻资金。Z先生虽有疑虑,但在“客服”反复催促与诱导下,多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直至再也联系不上“客服”,Z先生才惊觉被骗,遂报警。经统计,他共计被骗16000元。在这类案件中,诈骗分子巧妙利用短视频平台强大的算法,将此类虚假广告精准推送至像Z先生这样有贷款需求的用户面前,诱导用户下载伪冒省呗APP,从而实施诈骗。

省呗总结了此类诈骗套路几个特征:首先,诈骗分子利用短视频平台信息流广告,向有贷款需求的目标人群精准推送,附带伪装得极为逼真的官方链接,此链接实为伪冒APP的下载地址;随后,诈骗分子精心伪造完整借款流程,用看似正规的虚假合同迷惑受害者;接下来,诈骗分子还会诱导受害者通过第三方软件沟通,借此隔离聊天记录,编造银行卡冻结等理由,要求用户缴纳解冻资金。由于此前的一系列操作,用户已对其产生一定信任,加之为了急于拿到借款,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将钱转入诈骗分子指定账户。在部分案件中,诈骗分子的手段更为恶劣,他们会伪造“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等官方文件,要求用户缴纳贷款金额50%的“认证金”,并谎称会在半小时内返还;还会通过伪造借款合同,以“工本费、服务费、保证金”等名义向用户收费,合同条款中甚至包含每日10%的高额逾期费用,从而进一步威胁受害者。

针对此类诈骗套路,省呗特此发布防诈指南:

下载省呗APP务必通过手机正规应用市场,如苹果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等。省呗APP在各大应用市场均有正规备案,用户可放心下载使用。同时,省呗官方网站也可查询到APP下载链接,从官网下载同样安全可靠。

第二,安装APP后,用户可通过工信部备案查询平台核实应用开发商备案信息,确保其具备正规资质。同时,开启手机系统中的“应用权限管理”,关闭假冒APP可能利用的敏感权限,如自动发送短信、读取通话记录等。

第三,省呗官方绝对不会以“解冻费”“保证金”等名义要求用户转账,若有此类情况,务必拒绝,也要坚决拒绝添加第三方软件沟通贷款事宜。

第四,若遭遇可疑情况,可拨打省呗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第五,建议用户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应用权限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全面筑牢数字金融安全防线。一旦发现被骗,务必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立即报警,尽可能减少损失。

当前,伪冒“省呗”等虚假贷款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用户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唯有人人增强反诈意识,熟知防诈技巧,善用官方渠道核实信息,才能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共同营造安全的金融环境。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