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行知课堂在边疆,沪浙港澳四校大朋友与小朋友的盛夏之约

“夏令营是我的另一个家,家人是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这是刚在华东师范大学结束大一学习的师范生聂如欣,在今年夏天收到的来自新疆裕民小学生亲手制作的立体贺卡。

2025年7月7日,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之约在祖国西北边陲启程。由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的26名青年学子组成服务学习实践团,从长三角和港澳地区奔赴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为当地三至六年级的130位孩子,带来为期两周启发心智、温暖人心的“裕见·星光”夏令营。

澳门大学郑裕彤书院学生领队李优龙表达了港澳青年首次参与西部支教的激动与思考,“师生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是一起探索世界、成就彼此的伙伴。我们从其他高校同学的身上学会了如何上好一堂课,从当地孩童身上明白了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

本次夏令营的课程内容聚焦“知中国、观世界、见自己”三重主题,“知中国”着眼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观世界”聚焦于国际视野的拓展,“见自我”专注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认同力量,在跨民族跨文化交流中培养开放包容的世界观,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培养健全人格。

“为了更好地促进四校师生的合作交流,每个班级由四校学生共同组成教师团队,期间施行‘课上三角色、课下三研讨’的协同机制,每位大学生都将以主讲教师、助理教师、听课教师的身份参与课堂,课后开展同校不同班、同班不同校、同岗同角色的备课交流和反思总结。各校青年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碰撞中成为互相成就的伙伴。”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带队老师王盼琛介绍。

“我从小在香港长大,一直享受着繁荣安定,却甚少有机会目睹祖国的壮丽山河。站在国境线上,我才深刻意识到原来岁月静好的和平背后是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守护着。当《小白杨》歌声响起,我内心交织着民族团结与家国使命的深切感情。”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珮均在小白杨边防哨所有感而发。

支教间隙,四校实践团还陆续与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师生开展了红色研学、科普实验、文艺展演等活动。师生站在国门巴克图口岸,感受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变迁;聆听‘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魏德友60年戍边的事迹,瞻仰孙龙珍烈士纪念碑,感受理想信念的代际传承;走访塔城手风琴博物馆、油画展示馆、民族乐器馆、红楼博物馆等地,在与历史对话中探寻新疆多民族跨文化的人文特色。

据悉,从去年华东师范大学与浙江大学的“竺·孟”同行,到今年港澳两校的“联·彤”加入。沪浙港澳四校青年将继续在卫国戍边第一线践行青春誓言,为大美边疆注入澎湃的青年力量,书写高校协同育人、青年挺膺担当、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章。

责编:徐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