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2日,徐州医科大学中国赤脚医生田野调查社会实践团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暑期“三下乡”赤脚医生田野调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口述史记录、实地观察、资料搜集等工作,梳理内蒙古自治区赤脚医生发展脉络,为新时代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经验参考。

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守护着牧民的健康,他们就是赤脚医生。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勿拉镇的晨曦与暮色之间,赤脚医生都仁扎那背着那只磨得发亮的药箱,踏着露水与霜雪,把诊室安在牧民的毡房里、土炕上。他诊治疾病、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牧民的健康意识。

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的海拉苏台嘎查,赤脚医生色道尔吉是牧民们健康的坚实守护者。色道尔吉医生堪称草原上的“全科大夫”,始终秉持着看病救人的赤诚医心,为当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陈明海,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赤脚医生。他在基层医疗岗位上坚守多年,他潜心研习新接生法,迎接一个个新生命的降临;常年24小时待命,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土地,将医者的责任与温度送到百姓家门口。

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的赤脚医生韩四虎,挨家挨户上门接种疫苗,百白破、麻疹等疫苗在他手中,成了守护村民健康的盾牌;小儿肺炎、肺气肿、支气管炎、腹泻这些常见病,在他这里得到医治。

活动中,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勿拉镇卫生院刘院长分享了在基层健康治理中的经验和做法,该院发挥卫生院的资源优势,为乡村医生提供支持和保障,共同为当地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准格尔旗布尔陶亥苏木中心卫生院院长王利军表示,基层一线需要以蒙汉双语定向培养人才,让赤医精神传承下去。

赤峰市巴林左旗卫健委副主任蔡长岭表示,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赤脚医生是巴林左旗农村医疗的“顶梁柱”,他们背着药箱走村串户,用最实在的方式守护了乡亲们的健康,为基层医疗打下了坚实根基,这份贡献值得永远铭记,“眼下,我们正从多方面发力,把便民服务做到位,与高校合作育人才、提技术,让队伍更有活力,守护好全旗百姓的健康,始终是我们不变的方向。”

内蒙古医院协会会长尹赤林回忆说,内蒙古的赤脚医生作用巨大,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能看病,也能看好病”,在基层医疗经济困难的年代,他们用最低成本实现了基层医疗的最大公平,“今天要把这些好传统延续到新政策里,让草原上的健康守护一代代传下去。”

活动中,社会实践团还前往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查阅相关史料,全面梳理当地赤脚医生的发展脉络。

此次内蒙古调研之行,让青年学子感受到,不仅要追求专业知识的精湛,更要传承和发扬赤脚医生精神,将其融入学习和生活中,更要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郭晶晶 颜昕 张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