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㊲|一部老旧电话机:见证黄桥决战的峥嵘岁月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内陈列着一部锈迹斑斑的老旧电话机。这部电话机,是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使用过的重要通讯工具,见证了陶勇的智慧、英勇与坚韧。

陶勇(1913—1967),原名张道庸,安徽霍邱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高级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扼守黄桥,是1940年10月黄桥决战总体部署的关键一着,也是第三纵队的主要任务。当时,三纵不足2000人,枪不过1500支,防御兵力明显不足,只能保证重点。根据粟裕“全力打韩”的指示,陶勇结合敌情、地形,机动灵活配置兵力:西边、南边不派部队,由后勤人员担任警戒;北门只放1个班;其余兵力集中在东门一线;同时派出侦察人员到周围各庄了解、掌握敌情。这部电话机,成为陶勇前线指挥战斗的“耳目”与“喉舌”。

1940年10月4日早晨,国民党韩德勤部八十九军4个团和保十旅2个团,在两架飞机的助力下直扑黄桥东门。在激烈的阵地拉锯战中,敌我双方伤亡较大。5日晨,敌军一部居然在尘土硝烟中突进了东门。危急时刻,陶勇甩掉上衣,举起指挥刀,率领预备队第三团旋风般杀向东门。5日晚,几天未合眼的陶勇从守备部队中抽出力量,把包括炊事员在内的所有人员都组织起来,从东门及其两侧地区打了出去……新四军黄桥决战,第一、第二纵队穿插分割,第三纵队里应外合,合围敌八十九军,战斗进行了5昼夜,一举歼敌1万余人,敌八十九军被彻底歼灭。

1980年,陶勇之子张小勇将这部电话机捐赠给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它成为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英勇战斗的历史见证。

以上资料由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提供

责编:艾陆琦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