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文章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同新征程国资国企战略使命更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作为企业运行的“中枢神经”,国企总部机构承担着战略决策、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核心职能,其运行效能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质量。中铁十四局二公司紧扣新时代国企改革主线,以总部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开展“查问题、改作风、促提升”主题活动,着力打造“活力、争先、开放、创新、尽责”公司总部,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坚持改革破冰,重塑总部治理新格局。国企总部机构的核心价值在于战略引领、服务一线与创新突破,而非机械的流程审批与指令传达。一是深化总部改革。按照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定编、定岗、定员要求,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推动“瘦身健体”,全面落实“精干、精简、精细”。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层级和岗位,使总部运作更加敏捷高效。二是强化人员考核。推进全级次穿透式差异化考核,优化年度与任期指标,以360度全员考核机制实现“人手一契约、人人担指标”,严格执行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这一举措促使员工明确自身责任,将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相连,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三是严抓作风建设。深化事务管理改革,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差旅等管理成本;严管会风会纪,将会议效率纳入考核;规范出差管理,要求总部人员下基层须携带问题清单、解决方案及业务培训内容,通过制度约束与监督检查提升效能,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坚持执行亮剑,锻造企业运转新引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国企总部机构以钉钉子精神与“马上就办”实效推进战略落地,全面构建执行体系。一是构建全流程督办闭环,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分解战略任务为可量化事项,依托线上平台实时监控,以“红黄绿”三色预警公开晾晒超时事项,启动问责机制,扭转“重部署轻落实”惯性。这种可视化、可量化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任务都能得到有效跟踪与落实。二是强化制度化落实根基,系统梳理修订制度,填补新兴业务空白,优化低效流程,通过“制度学习月”“线上考试”推动全员学用守制度,使其适应企业业务拓展与市场变化,确保企业运作有章可循。三是淬炼高效执行文化,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决策链条;聚焦标前策划、经济运行分析等重点工作,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让雷厉风行、务实担当成为总部特质。
坚持素养提升,激活总部发展新动能。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面对数字化浪潮,国企总部机构人员需从“业务执行者”向“战略赋能者”转型,着力提升职工能力素质。一是以政治能力“铸魂”,加强党对总部建设的领导,严防“灯下黑”,强化党建与形象建设,引导职工在大是大非前讲政治、守规矩,在改革发展决策中严守底线,形成讲政治、守规矩的氛围。二是以学习能力“强基”,总部需拓展培训途径,践行“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理念;员工要将岗位工作当学问研究,成为知识型员工,尤其要加强AI工具学习应用;设立“创新学院”,定期开展创新技能培训,提升创新与跨界思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三是以管理能力“增效”,总部员工需精通业务核心,兼具协作协调能力,在战术执行中抓重点,在组织协调、跨部门协作中实现纵向通达、横向融合,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国企总部机构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该公司将以治理体系重塑、执行效能提升、人才素养升级为抓手,推动总部从“管控中枢”向“价值创造中心”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在新时代国企改革浪潮中彰显责任与担当。
(作者系中铁十四局二公司 孔德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