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推荐 > 正文
跟着南京地铁5号线,吃喝逛鼓楼!

8月6日早上6点,南京5号线全线贯通运营!

这条全长37.4公里的地下巨龙,从吉印大道站出发,一路向北蜿蜒至方家营站,串联起南京城南北,成为主城交通的重要骨干线。全线30座地下车站中,有14座为换乘站,堪称南京地铁“换乘王”!

对于鼓楼来说,从方家营开始的10个站点,不仅串联了老城的烟火,也成为探寻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的“时光隧道”。

跳进车厢,开始一场不一样的旅程吧!

特色站点先睹为快

下关站

下关站位于热河路与中山北路交叉口,为在建9号线换乘站。站厅与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碑相互呼应,顶部有一个巨大的可旋转、可变色的星型艺术灯组。另外车站内还设有以下关码头和渡江战役为主题,打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虹桥站

虹桥站是全线唯一的“无柱车站”。无柱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空间的界限,使得站厅视觉上更加宽敞通透。而穹形星空顶的设计,通过模拟夜空的繁星点点,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穿越时空的梦幻氛围。此外,站点还有浮雕壁画组成的艺术墙,展现中山码头、扬子饭店、中国国货银行等标志性地标。

青春广场站

青春广场车站设计时融入青春洋溢的理念,天花板局部采用明快的黄色、蓝色等油画色系,打造朝气活泼的感觉。车站内墙壁和结构柱,运用了元素拼贴等艺术手法,以“青春”为核心设计主题,描绘了从晚清到近现代女性的画像,用不同的艺术场景展现时空的变换,折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革。

五台山站

因周边环境影响,五台山站是南京地铁首个侧叠式车站,也是全省首次使用。站台的两个方向上下叠落,方家营方向在负二层,吉印大道方向在负三层,通过直达电梯与密集的导向标识,有效引导乘客有序换乘。

跟着5号线,吃喝逛鼓楼

5号线的特色站点已经“抢鲜”了解,那么再看看各个站点都有什么好逛好吃好玩的!

从北端方家营站出发,就将驶进“老下关”的市井烟火和百年商埠历史。

下关火车主题公园

方家营站毗邻下关火车主题公园,尤其推荐傍晚来滨江散步,晚霞灿烂似火,江面被染成橘色,随手一拍都是大片。随着夜幕降临,公园里的蒸汽列车在昏黄的路灯下,宛如一场老电影的启幕。再往北走,则能望见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与斑斓的映虹桥横亘眼前,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畅达在此交汇。

南京西站坐落在龙江路附近,往西走,江边路上绿意葱茏,南京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可以了解江豚、了解长江;下关历史陈列馆里藏着这里曾经的故事;或者漫步至大马路,走进“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的旧时光,在中国银行下关分行旧址、江苏邮务管理局大楼前触摸“十里洋场”曾经的繁华。

如果周末傍晚路过江边欢乐舞台,就可以欣赏一场没有门票、没有拘束的LIVE音乐会,熟悉的旋律、惬意的江风,一起来场自由的约会吧!

如果你对探访历史和游玩打卡感兴趣,静海寺站绝对不容错过!这附近分布的都是“重头戏”——中山码头、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天妃宫、阅江楼、江豚书屋等众多地标。

如果累了饿了,附近的101明潮里街区或者民国首都电厂旧址都是不错的选择,前者汇聚了各色美食,后者则是打卡夕阳餐厅的绝佳位置。

下关站所在热河路一带,是感受市井烟火的绝佳之处。绣球公园、小桃园宛如城中绿洲,是周围居民的宝藏“后花园”,尤其是桃花盛开、绣球绽放时,是避开人群拍出大片的好地方。

热河南路上的美食老店更是声名远播,无论是刚登上米其林的徐建萍汤包,还是街坊私藏多年的李杨面馆、好榕意面馆……都不会让你的胃失望。

盐仓桥站则承载着老南京人关于交通与成长的记忆,从这里乘车过江,是几代人青春的共同片段。如今焕新后的曼度·乐福里与盒马NB店,使这片街区既熟悉又新鲜。

福建路站与7号线换乘,周边则是南京当之无愧的美食高地,属于吃货的天堂,一路向北是新民门,一路向南是三牌楼。

24小时不打烊的金中鸭血粉丝汤、春苗炸鸡、王红军龙虾、狗耳巷馄饨面、财大串串……每个店名都是资深吃货口口相传的“攻略”,每一口皆是时间熬出的滋味。新民门与三牌楼之间的烟火气,构成南京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

从虹桥站开往青春广场站,是一代南京人的青春记忆。青春剧场、西流湾广场、军人俱乐部……这些老地标即将重新进入城市生活。湖南路商圈依旧繁华,KUMOLL成为二次元“吃谷地”、鼓楼吾悦人气颇旺,还有鸡鸣汤包总店、入选米其林的囿面和西北桥头拉面大王、非遗美食随园糕团……正是市井与文化的交汇之地。

云南路站不仅是四号线的换乘站,也是前往颐和路和上海路的必经之站,周边分布有西桥、金银街等网红街巷。不远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百年书香,巷里咖啡馆与特色小店星罗棋布,文艺气息氤氲。

走出五台山站,你可以前往五台山体育馆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也能漫步在南师大随园校区及附近的宁海路,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悠闲的城市生活。文体兼得,动静皆宜。

地铁5号线的开通,不仅是交通上的便利,更是一条新的文化动线,从站台设计到街区风貌,从历史记忆到现代生活,它串联起鼓楼的昨天与今天,也为人们打开一扇,发现城市之美的窗口。

现在,从鼓楼出发,搭上5号线,在城市的地表之下,开启一段风景与记忆交织的旅程。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