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0日周四下午15:00,在广州慧灵总部,一场捐赠仪式悄然上演。在“和光益行计划—1000+企业公益同行计划”的牵线下,广州市禺山腊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禺山腊味”)为广东省慧灵智障人士扶助基金会(以下简称“慧灵公益”)捐赠了一批蝴蝶酥食品。活动中,禺山腊味企业代表们首次近距离接触心智障碍学员,被他们的艺术天赋和纯真世界深深打动。这不仅是一次物资捐赠活动,也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呼吁全社会关注这个特殊群体。

本次活动由“和光益行计划”发起,旨在搭建企业公益桥梁。暖心捐赠方禺山腊味,是广州市番禺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老字号品牌,成立于1989年,其广式腊味制作技艺入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禺山腊味秉承“守艺传承”的理念,产品以健康、高品质著称,包括糕饼系列的蝴蝶酥,这些代表着企业对社会的回馈之心。

暖心接收方慧灵公益,则是中国心智障碍服务领域的先驱。由孟维娜女士于1990年发起,慧灵以“推广社区化服务模式,提高智障人士生活品质”为使命,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覆盖日间培训、就业辅导、社区家庭等服务。目前,慧灵在全国30个省、50个城市设立147个服务点,累计服务2700多名心智障碍学员,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同类机构。他们的故事,是无数家庭希望的灯塔。

座谈交流与深度参观。活动于广州市慧灵总部举行。出席嘉宾包括:禺山腊味副董事长周绮萍、总经理何学标、副总经理谭海燕,和光益行发起人侯少博、联合发起人陈荣栋,以及慧灵基金会的许先生和范先生。

慧灵基金会的许储先生详细介绍了机构的发展历程:从1990年成立,到2000年开创全国首个“社区家庭”模式,再到如今覆盖全国的“日间中心+社区家庭”运营体系。许储强调,慧灵的服务核心是“以个案为中心”,为每位学员定制个性化支持计划,帮助他们实现独立、福祉和社会融合。例如,通过艺术疗愈计划,许多学员在音乐、绘画中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方式。


随后,志愿者们参观了慧灵总部和日间托管中心。在画室区域,一位学员热情展示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色彩用料大胆、充满想象力。尽管表达有些艰难,但他努力分享创作灵感:“我用蓝色画天空,白色画太阳,因为我觉得世界很温馨。”这瞬间,让在场所有人感受到心智障碍群体独特的精神世界。许储先生解释道:“这些学员可能已20岁或30岁,但内心常停留在孩童阶段,他们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喜欢,比如拥抱或分享作品。”

活动中,一位17岁的女孩用自己特别的方式表达着那份感动,讲述了她加入慧灵的故事:“我来这里学习做面包,交到朋友了。”这触动了禺山腊味代表的心弦。

许储先生分享:智力障碍多由先天因素或早期发育问题导致,难以完全避免,但都需要孩子出生后才会被发现,现在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在孩子较小时通过检测发现,然后尽可能早期的介入干预,通过早期干预和社区化服务,能显著提升孩子们的生活品质。
禺山腊味团队在现场评估企业岗位,探讨如何为学员提供支持性就业机会,尽一份力。

禺山腊味捐赠了一批蝴蝶酥食品,象征着企业对特殊群体的关怀。这批蝴蝶酥不仅为学员提供了健康零食,更传递着禺山腊味“用美食传递爱”的品牌理念。

特殊群体在中国:不可忽视的千万颗星。活动中,许储先生分享了心智障碍人群在中国的现状。据行业数据,中国智力障碍人士约占总人口的1-2%,超过1000万人。他们面临多重挑战:就业率低(仅10%-20%能参与工作)、社会融入难、家庭负担重。

慧灵的“社区化服务模式”正努力改变这一现状。通过艺术疗愈、庇护工场和支持性就业,例如:麦子烘焙坊,许多学员掌握了职业技能。例如,慧灵农场和麦子烘焙项目,已帮助300多名学员实现自我价值。

和光益行联合发起人陈荣栋总结道:“这次活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希望携手更多企业加入‘和光益行计划’,像禺山腊味一样,用行动支持特殊群体。”慧灵许储先生也分享愿景:“建设学员最喜欢、家长最放心的慧灵,让每位心智障碍者都能平等参与社会。”


活动虽然已经结束,却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禺山腊味的蝴蝶酥,不仅是舌尖的美味,更是心间的温暖;慧灵学员的画作,不仅是色彩的绽放,更是希望的象征。在千万心智障碍人群的星空中,每一份企业爱心都是一盏灯。我们希望携手更多企业加入‘和光益行计划’,像禺山腊味一样,共同增添一份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