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高淳:跨越万水千山 慰问抗战女兵

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高淳区新四军研究会挑选建军98周年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千里迢迢前往昆明,亲切慰问97岁高龄的高淳籍新四军女战士芮坚,表达家乡人民最崇高的敬意!

由于战争年代风餐露宿,流血负伤,营养不良,身体过度透支,加之上了年纪,芮老患有严重心脏病,血压忽高忽低,近几年一直长住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治疗监护。她每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脑海里时时思念着家乡的亲人,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8月1日上午,阳光灿烂、和风微拂。区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陈春花一行手捧鲜花,手提礼品,轻轻走进盘龙区人民医院5号楼病房。“芮老,我们高淳区研究会专程慰问您来啦!”身卧病床的芮坚听到这久违的乡音,顿时精神振奋,眼眶里涌出激动的泪花。

一束鲜花,致敬抗日老英雄。

一份礼品,飘逸浓郁的乡情。

陈会长紧紧握着芮老布满沧桑的手说:“您是我们高淳唯一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是我们家乡人民的宝贵财富,首先我转达区委张书记对您的亲切问候!祝您早日康复,安享晚年!”“大老远的,你们赶来看我,谢谢家乡领导,谢谢你们啦!”“应该的,应该的!您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救死扶伤,立了那么多功劳,看望您老人家,这是我们的本分!您是巾帼英雄,军人的骄傲,是我们尊敬的老前辈,您的革命事迹,我们新四军研究会收集整理,出了书刊和画册,还编绘了连环画,让全区人民学习传承。”“你们这么用心干事,那太感谢啦!”

区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吕平新,拎起礼品盒向芮老介绍:“这里面的花瓶、凤杯,是高淳陶瓷厂生产的,国宴用品,让您老人家留个纪念,记住乡愁。”“我人在云南,心里时时惦记着家乡,江苏卫视我每天都看,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心里特别快乐!”

“芮老,这是一份土特产,里面有欢团、香干、酥糖、麻玉……”一份份包含心意的礼品送到芮老手中,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让病房内充满温情。

芮坚原名芮凤英,桠溪街道荆山村后高自然村人,村上老一辈大多认识。同去摄像的区融体中心记者芮沁正巧与她同村,且是她第四代晚辈。芮老关切问:“春明哥还在吗?我们小时候好得很呢!”“他是我的曾祖父,去年才过世,103岁。”听到这一消息,芮老的脸上不由得掠过一丝悲伤。

芮老生有四个女儿,两个在外省,两个住昆明,全都年过古稀,有自己的幸福家庭。老伴周秉仁2012年去世后,芮老生活起居由保姆照顾。听到家乡领导前来慰问的消息,四女儿周利民和丈夫提前来到医院迎接。陈春花、吕平新与她们亲切交谈,了解情况,病房里洋溢着欢声笑语。这天芮老思绪清晰,说了许多心里话。家乡亲人的慰问,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精神良药。

周利民夫妇介绍:母亲1943年参加新四军,抗日战争立功受奖4次;解放战争救护伤员3000多人,输血300毫升救活战斗英雄孙正金,立特等功1次,二三等功4次;抗美援朝立功受奖5次;中印自卫反击战率昆明军区医疗队上前线,立集体一等功;解放后国家颁发的纪念章她都有,是云南排得上号的军转老干部。抗战胜利80周年,她也成了媒体争相采访的网红人物。“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采制人物专访《芮坚---15岁任新四军地下交通员》,已于7月30日在云南卫视播放。省市领导和老干部局对母亲关心备至,每年重大节日都来慰问。龙盘医院只有3个单间病房,专门预留1间让母亲长期使用,对她老人家敬重有加。

高淳区研究会也时时牵挂着芮老,2018年国庆前夕,副会长吴高、王贵桃曾赴昆明慰问。每年春节都电话问候芮老,送上家乡人民的祝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正是无数像芮坚这样的战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抗战老兵的故事是最动人的民族记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勇毅前行。

通讯员:王贵桃、孔越辉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