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双料冠军”!江苏消费为何这么“燃”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称“社零总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上半年,江苏实现社零总额2.39万亿元,增量达到1137.2亿元,总量与净增额两项均居全国首位。

从线上线下热力全开的“苏超联赛+苏新消费”活动,到真金白银的“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从点燃消费热情的“苏超第二现场”,到首发经济、国潮经济等新型消费供给的迭代升级……江苏消费版图愈发“进”而有为、“新”意盎然,消费的强力拉动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稳健前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拿下“双第一”的背后,江苏有哪些“法宝”?

(一)

首店经济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风向标。作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首店经济既是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支点,也是提升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支撑。

全球首店4家、亚洲首店4家、中国首店62家,超200个海外品牌首次落地……近年来,南京引进首店超1200家,首店数量和能级齐步并进。汇聚95%以上的全球一线品牌齐聚金陵,共同见证南京“首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德基广场、南京IFC等成熟商圈贡献超30%的首店增量;JLC金陵中环以“艺术+商业”定位吸引先锋品牌;玄武招商花园城等则推动“首店+社区”融合,带来16.1%的首店增量。错位竞争、多中心、全层级的载体网络,让各种首秀、首发、首店、首展、首演在南京斩获了大批流量。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地表最强市”苏州表现同样亮眼。今年上半年苏州中心商场引入新品牌60家,其中27家为首进苏州,焕新品牌销售额增幅超95%。截至今年三月底,苏州各类首店总数合计已突破1000家。

“以旧换新”依然是今年消费市场的热词。“新”与“旧”之间,蕴含着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

作为全国首批启动汽车、家电(3C)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的省份,江苏创新推出“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平台”。以旧换新政策类相关商品(汽车、家电、3C数码、家居)合计实现限上零售额3847亿元,占全省限上零售额40.3%,同比增长9.4%,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无锡在“国补”、江苏置换更新的基础上加力扩围,通过“两轮市级补贴”的虹吸效应,吸引周边省份消费者专程购车,带动销售额超9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占新车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同样成效显著,全省一季度换新超88万辆,居全国第一,南京、宿迁等地创新“线上购车+快递送车”模式,让消费更便捷。

(二)

城市IP如同芯片,成为融汇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资源要素的内核,进而成为激发消费市场辐射力的重要抓手。

2025年,“苏超”成为江苏最重要的消费关键词之一。

全家出动、全域主场、全城澎湃。不少网友说,“苏超”很像一场联欢会,以足球为媒,将全省乃至全国的人气聚到一起,尽享看球的畅快和消费的精彩。

“苏超”开赛以来,省内各地创造性开发“苏超第二现场”,这种集体观赛氛围丝毫不逊于主场,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也成为“城市夜生活”的重要构成。截至目前,全省已在432个“苏超第二现场”,“苏超”前六轮江苏线下监测的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近380亿元,同比增长42.7%。足以说明“苏超”的吸金能力之强。

图片来源:淮安发布

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商圈步行街每天18时至22时的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二分之一。夜经济的繁荣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

江苏不断拓展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先后发布50个业态丰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上线了夜间消费地图。

文商旅体的深度融合,持续放大“苏超”溢出效应。

一张小小的“苏超”票根,已成为球迷解锁江苏的“万能钥匙”。多家餐饮店推出凭票根送特色菜活动,店内坐满了看完球来吃饭的球迷;省内多个景点凭票根免票;多家酒店推出优惠服务……球迷从天南海北来江苏,在江苏“宾至如归”,开启一段段从舌尖到脚尖的城市之旅,真正做到了“一场球赛带火一座城”。

以南京为例。7月5日晚南京队主场对战苏州队,美团数据显示,7月4日—5日南京餐饮堂食交易额同比增长35.9%、订单量同比增长51.2%、活跃商户数同比增长10.4%,交易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其中,老字号和黑珍珠餐饮商户订单量同比增速分别达100.7%、61.1%。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苏将持续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充分发挥“苏超”撬动作用,出台务实有效的配套措施打造“苏品苏货超级购物车”。同时组织若干个集观赛、购物、美食、互动娱乐于一体的“苏超第二现场”,在赛事主场城市举办“苏新消费”展销活动。

(三)

消费的爆发从不是偶然,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加持。

今年以来,江苏深入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同步出台《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提出62条措施,制定并实施2025年促消费重点任务清单,为提振消费“苏”送新动能。

《若干措施》在“增收”与“促消”间、在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间、在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间,构建起强大的协同效应。

除了政策的精准滴灌,江苏各地结合资源禀赋探索创新举措,开展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消费促进活动,合力奏响消费进行曲。

2024年,苏州正式迈入万亿消费城市俱乐部。至此,全国消费万亿城市数量增至7个。今年以来,苏州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消费模式、消费场景。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5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

在苏州的身后,等待冲刺消费万亿的还有南京。2021年,南京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社零总额突破10000亿元。2024年,南京实现社零总额8553亿元,如今,2025年已走过大半,就差临门一脚。

今年上半年,南京社零增速表现亮眼,这与消费补贴等措施的拉动不无关系。“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自身优势采取应对措施,具体而言,用好首店经济发展政策,招引高能级首店、会员制超市等,促进消费升级。挖掘文化底蕴,打造‘南京味、国际范’消费IP,提升南京对都市圈消费需求的辐射力。”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苏消费市场向新、向优扩容提质,还有哪些新空间?对此,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吕永刚指出,上半年江苏消费走强,与消费场景、业态“上新率”高是分不开的。

吕永刚坦言,“未来江苏消费市场扩容提质仍有很大空间。”具体表现在,发挥“苏超”强大引流效应,从场馆、装备到培训、赛事,从“运动健身”到“社交体验”,全链条激发大众体育消费热情,同时积极开拓冲浪、攀岩、跑酷等体育消费新增长点。此外,在推进文艺博览体验出新上也有文章可做。

“发挥江苏璀璨文化、优质展馆、丰富场景、体验多元等优势,依托商圈、商场、景区及其他特色空间,强化新内容、新场景、新体验功能集成,打造消费爆点。”吕永刚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泽文 万晨

责编:万晨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