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激增27.8%

新华日报财经讯 全球机器人产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8月8日上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成为全球竞逐智能科技制高点的关键舞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机器人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战略主线不动摇,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持续提升。作为机器人的高阶形态和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场景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聚焦这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跻身全球引领者。以北京市为例,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居首,上半年营收增速近40%。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亮出“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激增27.8%,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35.6%和25.5%。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辛国斌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创新,活力在于合作,未来在于共享。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中国机器人产业已从技术追随转向创新引领。

人形机器人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本届大会主题“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直指产业前沿。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最佳载体”,正深度重构全球产业现代化路径。IEEE主席凯瑟琳·克雷默则指出,人工智能的赋能使机器人感知决策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大会发布了两份报告描绘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路径,由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发布的《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首次系统描绘具身智能十大演进维度。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锁定工业操作、汽车制造、家居服务等产业化突破口。

国际竞争中,合作与博弈并存。此次大会吸引全球133个国家代表参与,但技术标准主导权之争暗流涌动。IEEE与中国电子学会四十年合作印证开放协作的价值,而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高层参会,凸显发展中国家对机器人技术普惠的迫切需求。

此次大会上,200余家企业展出1500件创新成果,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同台竞技创全球之最。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大会昭示着,随着机器人产业进入“具身智能”新纪元,中国正从最大应用市场蜕变为核心创新策源地。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