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走的红色课堂”走进溧水晶桥镇 沉浸式体验赓续红色血脉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8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红色课堂”在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火热开启。本次活动由南京图书馆、“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主办,晶桥镇民政办、晶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晶桥镇关工委协办,旨在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沉浸式体验向青少年生动传递地方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此次活动深度融合南京图书馆珍贵馆藏红色文献与溧水区“红色美丽村庄”芝山村、张家村的独特历史底蕴及实景资源,精心构建了“可看、可听、可体验”三位一体的沉浸式红色文化课堂,让沉睡的历史在实景中“活”起来,让单向的教育在互动中“动”起来,为青少年们打造了一场立体生动的红色文化盛宴。

“可看”见历史: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们实地探访了芝山村核心红色地标——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以下简称“抗大九分校”)。该馆由抗战时期抗大九分校一大队队部旧址(李氏宗祠永言堂)改建而成,于2023年正式开馆。3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声光电多媒体技术与珍贵的历史实物、图片史料交相辉映,生动再现了抗大九分校从创立到发展的风雨历程,尤其重点聚焦其在溧水开展教学、投身战斗的峥嵘岁月,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奋勇抗争的精神风貌。馆前的大型浮雕,以连绵山野、错落村舍为背景,刻画了一手握枪、一手持书的学员形象,艺术化“复刻”了当年学员在溧水乡间一边投身战斗、一边坚持学习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活动中,南京图书馆宣传员还带来了馆藏珍品《英雄小雨来》连环画,一页页生动的画面,配合同步播放的同名视频,让小英雄雨来的形象更加鲜活,深深吸引了在场的青少年。

“可听”悟精神:活动现场,“强国主播”祖小涵带领少年儿童们齐声朗读《英雄小雨来》选段,孩子们稚嫩而坚定的声音,饱含着对小英雄的崇敬,激情澎湃的朗读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溧水区实验小学的梁乐依同学则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红色经典故事《沂蒙火线桥》,故事中军民一心、奋勇直前的感人情节,让不少孩子眼眶湿润,现场掌声此起彼伏。祖小涵还讲述了溧水红色故事《少年英雄张一郎》,祖小涵的讲述让孩子们握紧了拳头,家乡的英雄故事远比课本里的文字更触动心灵。随后,溧水区儿童图书馆副馆长、芝山村第一书记曹昌昌与溧水区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部副主任、和凤镇张家村第一书记祖小涵联袂登台,结合当地史实,生动讲述了芝山村与张家村的红色故事,那些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事迹,让孩子们对家乡的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两位书记还向孩子们推介了南京图书馆馆藏书籍《芝山烽火》,鼓励大家走进书本,探寻更多红色记忆。活动在全体人员共唱溧水本土红色歌曲《石臼渔歌》的悠扬旋律中达到情感高潮,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村庄上空,也将红色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间。

“可体验”燃情怀:互动问答环节气氛异常热烈,主持人围绕抗大九分校历史、红色故事细节等内容提出问题,少年儿童们纷纷举手、踊跃抢答,准确的回答展现出他们对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和扎实了解。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红色心得墙”,孩子们拿起笔,认真写下参与活动的感受:“今天我知道了家乡有这么多英雄,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炽热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

活动中,芝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其军也向参与者介绍了该村以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的蝶变之路。近年来,芝山村深耕红色沃土,不仅修缮保护了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还建设了苏南反顽战役铜山战斗纪念广场等教育基地,持续擦亮溧水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名片。2019年,在“红色文化+绿色发展”双引擎驱动下,村党支部领办综合社,创新推出“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盘活了村内的荒山、水塘、民房等闲置资源,累计流转土地超5000亩,成功打造了以富硒生态农产品为核心的三产融合生态产业园。经过6年的精心发展,如今的芝山产业园已转型为集红色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果蔬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其显著的发展成效不仅荣获江苏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十佳案例,还摘得2024年全国最美村镇“和美共富成就奖”,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让孩子们在感受红色历史的同时,也看到了家乡的蓬勃发展。

此外,为持续丰富基层文化供给,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溧水区儿童图书馆在活动期间向芝山村农家书屋捐赠了一批涵盖红色经典、科普知识、少儿读物等类别的书籍,进一步充实了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夯实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为村民和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次“行走的红色课堂”活动,以创新的形式盘活了本土红色资源,用丰富的内容拉近了青少年与历史的距离。让青少年们在家门口的红色热土上,身临其境地触摸历史脉络、学习革命精神,不仅有效激发了青少年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更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成为这个暑期红色教育中一道亮丽而深刻的风景线。(张福敏)

责编:刘丹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