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葛兰在管的中欧医疗创新自8月11日起限制本基金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金额。根据公告,自8月11日起,中欧医疗创新基金单日限购10万元。

此次限购的中欧医疗创新,正是近期业绩较为突出的基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中欧医疗创新A今年收益率达62.28%,近一年收益率达80.12%,位列同类产品前2%。业绩优异源于其重仓股的强劲表现——二季度,该基金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前三大重仓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分别达395.03%、146.79%、164.25%。
在近期披露的二季报中,葛兰表示持续看好并重点配置创新药械产业链。她分析指出,国内相关企业在全球范围内ADC、双抗、多肽等领域的竞争力正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同时,国内政策环境也在持续优化,支持研发效率与质量提升,完善多元化支付机制,以及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疏通,为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对行业前景的坚定信心是其投资策略的核心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业绩和投资者关注度处于高位时实施限购,其核心目的在于“保证基金的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业内专家指出,当基金净值上涨至高位时,大量新资金涌入会导致基金规模迅速扩张,过大的规模可能使基金经理难以按原有策略进行投资,降低投资效率。同时,限购可防止新资金涌入摊薄原有持有人收益,避免新投资者在高位买入后因市场波动出现亏损。
中欧医疗创新限购并非孤例。据统计,7月以来已有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其中包含多只近一年表现优异的基金产品。这反映出基金行业的一种趋势:从过去偏重“规模导向”,转向更注重“业绩导向”和投资者体验。特别是在监管层推动“限薪令”等政策背景下,基金经理追求短期规模扩张的冲动已显著减弱。而早在2021年1月,医药行情逐渐走高时,葛兰的另一只医药产品中欧医疗健康也曾宣布在代销渠道限购10万元,并延续至今。
此外,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告中强调,实施限购更多是基于基金平稳运作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对后市不看好。面对当前市场情绪处于相对高位的情况,业内也普遍建议投资者在不确定性环境中保持审慎,注意潜在波动风险,考虑采取均衡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