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聚焦前沿探索 驱动学科创新发展——第22届长三角(上海)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在沪启幕

8月9日上午,第22届长三角(上海)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在沪启幕。历经二十二载精心耕耘,该会议已成长为汇聚长三角乃至全国眼科智慧、引领前沿技术发展的标志性学术平台。

名家荟萃申城 共筑眼科学术高地

自2004年首届长三角(上海)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成功举办至今,该学术会议便以其前瞻性、权威性和高水准,持续吸引着国内眼科领域的核心力量。历届盛会都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及上海乃至全国各大医疗机构的眼科知名专家学者深度参与,贡献智慧。

李晓峰 教授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晓峰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全国眼科同仁,特别是沪上各大医院专家团队的长期信任与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通过这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持续激发思想碰撞,凝聚发展共识,共同推动眼健康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郭海科 教授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

大会主席、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在欢迎词中指出,二十二年来,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持续与各界携手,以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行动,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

赵堪兴 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

周行涛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

众多国内知名眼科专家齐聚一堂,通过大会主旨演讲、手术电影节、老视 MIOL 新进展、疑难病例及手术分享、抗 VEGF 药物新进展、眼底疾病及影像学新进展、屈光手术论坛、视光与眼表论坛、青白联合及疑难手术、跨界联合等丰富多元的形式,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智慧交锋。

聚焦前沿探索 驱动学科创新发展

会议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大的学术辐射力与创新驱动力。本届大会延续历届精髓,精心设置九大核心学术单元,内容紧密围绕屈光手术、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眼表与视光、小儿眼科等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突破性理论及临床实践难点。

与会专家不仅分享了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更就人工智能在眼科的应用、精准医疗、疑难眼病诊疗策略优化、眼健康服务模式创新等行业发展趋势与共性挑战进行了建设性探讨。这种高密度、高质量的学术互动,有效促进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快速传播与落地应用,为眼科临床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传承荣耀 凝聚奋进力量

开幕式上,上海和平眼科医院特别借此盛会,向为医院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专家与20年以上的员工表达了崇高敬意,分别颁发了“功勋专家奖”“特别贡献奖”和“廿载同行奖”。

这一环节,不仅是对个体的表彰,更是对一代代眼科人坚守初心、追求卓越、服务患者精神的礼赞。

智慧结晶 引领规范实践

会议期间,由大会主席、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教授主编的《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设计原理及应用》正式发布。

该书凝聚了郭海科教授及多位眼科专家的宝贵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手术的精细化设计理念、规范操作流程及复杂病例处理策略,被誉为“中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规范化进程的里程碑之一”“当代眼科医师的进阶指南”。

承启廿二 赋能“光明”未来

走过二十二载辉煌历程,长三角(上海)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汇聚上海及全国眼科领域核心力量,持之以恒地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互信的高水平学术交流生态,已深深融入中国眼科事业的发展脉络。

未来,上海和平眼科医院这一学术平台将继续肩负使命,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眼科协作网络,强化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拓展国际视野,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