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成都世运会)成都世运会新疆志愿者:让中国的温暖与世界的精彩相遇

中新网成都8月10日电 题:成都世运会新疆志愿者:让中国的温暖与世界的精彩相遇

中新网记者 贺劭清

“希望用最真诚的微笑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让中国的温暖与世界的精彩在成都相遇!”10日下午,成都世运会掷准飞盘项目颁奖现场,西南民族大学维吾尔族女生艾丽菲热·木沙江引导获奖运动员走上颁奖台。尽管颁奖流程仅有十多分钟,但这位新疆姑娘在礼仪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已认真筹备了近一个月。

7月30日,艾丽菲热·木沙江(前排右二)参与成都世运会志愿者礼仪培训。 西南民族大学供图

据了解,成都世运会共有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参赛,是世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

为保障赛事顺利推进,8600余名赛会志愿者活跃在竞赛场馆、世运村、主媒体中心、机场、酒店等各个角落。汉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羌族等多民族青年在此汇聚,以志愿服务为桥促进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为确保颁奖环节“零失误”,艾丽菲热·木沙江不仅进行了基础体能训练,还反复练习托盘持物20分钟、标准引导手位等专业技巧,每个动作都精益求精。

“刚开始觉得有些枯燥,但看运动员们日复一日将一个动作练到极致,才得以站上赛场,我就有了坚持的动力。”艾丽菲热·木沙江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激发了她挑战自我之心,也让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

对艾丽菲热·木沙江而言,世运会的收获远不止此。和她一同参加礼仪培训的,还有汉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羌族的同学。培训、志愿服务期间,各民族志愿者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情谊,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奉献”与“责任”的分量。

同在西南民族大学的维吾尔族女生麦日耶姆古丽·马木提,是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主场馆的志愿者。“开幕式上充满中国元素的绚烂烟花,还有中国队入场瞬间,现在想起来仍心潮澎湃,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开幕式当天,麦日耶姆古丽·马木提和其他志愿者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并拍下烟花照片第一时间分享给父母。

麦日耶姆古丽·马木提(左二)在成都世运会志愿服务资料图。 西南民族大学供图

麦日耶姆古丽·马木提不仅是本届世运会的志愿者,她还曾担任成都大运会火炬手。她回忆,自己的志愿者梦萌芽于北京冬奥会——看到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展现出的青春向上风采后,对志愿工作心生向往,渴望为祖国举办的大型赛事贡献力量,也借此拓宽视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世运会期间,麦日耶姆古丽·马木提还承担了志愿者餐包打包工作,她笑称自己是“志愿者的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背后,都有许多人在默默无私付出。”麦日耶姆古丽·马木提说,成都世运会的志愿服务时光,必将成为她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完)

责编:刘言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