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视图新闻 > 正文
“好友”借钱?12岁男生机智识破网络骗局

暑假来临,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时间增多,这也给了诈骗分子更多的可乘之机。近日,苏州太仓板桥辖区一男孩就差点落入一个冒充朋友借钱的网络诈骗陷阱。

当天晚上,12岁杨同学的“好友”突然在QQ上联系他,说是自家亲戚住院了,需要钱,但其微信被限制,暂时无法转钱。“好友”表示自己先转钱给杨同学,再由杨同学将钱转至其亲戚微信。

刚开始,杨同学抱着乐于助人的想法,爽快地答应了。很快,对方便发来一张转账截图,显示成功转账1000元,已存入杨同学微信零钱中,但杨同学却并未收到钱,“好友”又称,其之前设置了延迟到账,要过两个小时才能真正到账,并要求杨同学先垫付一下。

此时杨同学隐隐觉得不妥,拒绝了先行垫付,坚持到账后再转,但“好友”表示很着急,还发来亲戚脚部受伤的视频,称再不交钱会耽误治疗,伤口感染的话可能面临截肢。杨同学两次打“好友”语音,均被对方以正和医院打电话为由拒绝。

拒绝语音通话这一关键举动,加上迟迟未到的转账和对方过分焦急的催促,这些可疑操作让杨同学想到民警曾经来学校做过的反诈宣传,于是更加确信自己遇到了诈骗,果断报警。

太仓市公安局板桥派出所民警到场后,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好友诈骗。民警现场核实了杨同学的真实好友账号状态,确认其好友账号已被盗用,并对杨同学面对骗局时表现出的冷静、警惕和正确的处置方式给予了高度赞扬。

杨同学的机智应对,成功避免了财产损失,也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敲响了警钟。太仓警方呼吁群众提高警惕,牢记反诈要点,共同筑牢暑期反诈“防火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应巧玲 通讯员 高燕丽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