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教育 > 正文
创新教学法 赋能高职教育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项培训引百位教师参训

8 月11日,2025年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项目高职教育热点专项培训(教学法创新培训)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本次培训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德创新学习学院承办。培训特邀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立教师进修学院托马斯・胡格教授,现场为学员们解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逻辑。来自全省多所高职院校的100余名教师参与为期6天的系统性、实践性培训。

开班仪式上,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杨劲松对本次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殷切期待。他指出,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期,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一支“懂理论、精教学、能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才能推动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他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在培训中聚焦教学中的痛点难点,通过小组研讨与成果打磨,形成可落地、可推广的教学设计方案,真正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培训以“创新、融合、实践”为核心宗旨,围绕教学法创新、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高职教育热点领域,构建“理论+实践+反思”的培训模式。师资团队兼具国际视野、行业深度与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中外联动、校企协同、跨校合作”的特色阵容。其中,托马斯・胡格教授作为核心授课专家,以其深耕职业教育领域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从行动导向教学原则出发,通过案例剖析与互动研讨的方式,为学员们解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逻辑。

培训期间,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杨欣斌教授、北京大学陈斌教授、南京工程学院郁汉琪教授、河海大学沈扬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实践优位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项目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新阶段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思考与实践”等方面,为培训注入了对教育学研究的深度思考。

本次培训采用日常考核、过程考核和总结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案,同时设置了学员分组汇报学习心得与成果、专家报告等环节,不仅为参训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还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强化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衔接,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李颖)

责编:李艳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