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美加征关税持续冲击瑞士药企

最近,瑞士药企正遭遇美国加征关税举措的连续冲击。

7月3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瑞士进口的商品征收39%关税。近日,美国又向全球主要制药企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降低在美药品价格,并将更多生产环节转移至美国。其中就包括瑞士知名药企罗氏和诺华。

根据美方计划,美国将首先对进口药品征收“小额关税”,在一年至一年半内提高到150%,最终可能升至250%。

这对瑞士来说无疑是重击。瑞士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而美国是其关键出口目的地。2024年,美国占瑞士出口总额的18.6%。瑞士制药业发达,药品出口对其经济意义重大。瑞士专家估算,若美国对瑞士的关税政策最终实施,将对瑞士经济造成显著影响。如果制药行业也被征收39%关税,瑞士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下滑0.7个百分点。

面对压力,一些瑞士药企已被迫表态加大在美投资。罗氏此前宣布,未来5年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创造超过1.2万个就业岗位。诺华也表示计划在美投资230亿美元。但从长远看,美国的关税举措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将是持续的混乱与不确定性。

长期以来,全球医药行业普遍采用“全球分工、区域协作”的供应链模式:从发展中国家采购原料药,在欧洲进行生产加工,最终出口至美国市场。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势必推高企业生产成本,打乱原有分工格局,迫使企业重新布局产能与供应链。这种人为推动的“回流”政策,违背了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将会扭曲产业链结构,提升成本、压低效率,不利于全球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现实的问题在于,医药产业链建设极为复杂,涉及选址、设备、质量控制、人员招聘、环保审批等多个环节,绝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在多变的政策环境下,企业虽有投资承诺,但最终能否落地,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也是绝大部分国际医药企业最大的营收来源地。当这一巨大市场迎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关税冲击,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被空前放大。因此,对于包括瑞士药企在内的全球医药企业来说,进行更多元化的市场布局,让营收结构更加平衡,才是应对不确定性、降低经营风险的长远之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袁 勇)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