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8月12日晚间,衢州发展(600208)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先导电科”)95.4559%的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30亿元,公司股票于8月13日复牌。这一交易距离先导电科2024年2月在江苏证监局进行IPO辅导备案仅过去18个月,其从独立冲刺上市到被收购的转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发行股份+募资30亿,不构成重组上市
根据公告,衢州发展拟向先导稀材、中金先导、上海半导体等48名股东发行股份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权,发行价格确定为3.46元/股。这一价格是综合考虑公司近期股价、行业估值水平及交易双方协商后确定的,相较于衢州发展停牌前的股价,溢价处于合理区间。
48名股东中,先导稀材作为先导电科的控股股东,此次转让股份比例占比超60%,其背后的先导科技集团在稀散金属材料领域布局深厚,此次交易也被视为集团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动作。
配套募资不超过30亿元中,有15亿元明确用于先导电科在江苏徐州的研发制造基地扩建项目,该项目将重点提升半导体靶材的产能和精度,预计达产后可新增年营收20亿元;另有8亿元用于补充先导电科的流动资金,以缓解其在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中的资金压力;剩余7亿元则作为交易相关的税费及中介费用。
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仍为衢州智宝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实际控制人为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构成重组上市,这意味着公司的控制权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为交易后的整合奠定了稳定基础。
全球ITO靶材龙头,估值一年缩水80亿元
资料显示,先导稀材的控股股东为先导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朱世会。作为本次交易标的,先导电子系国内高端溅射靶材及蒸镀材料的领先企业,其主营业务为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同时也从事高纯稀散金属及化合物的回收提纯、制备和销售业务。同时,标的公司产品主要面对的下游市场包括显示面板、先进光伏、半导体和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计算机、消费电子、精密光学、数据存储等终端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先导电科100%股权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而就在去年,先导电科的估值已达200亿元。这一估值的变化,也反映出当前资本市场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态度正逐渐趋于理性。
先导电科的ITO靶材市占率居全球首位,吸引了比亚迪等众多知名资本入股。作为先导集团下属子公司,先导电科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真空镀膜用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产品系列包括高纯金属、合金、贵金属及陶瓷材料所制成的靶材、锭、颗粒及粉末,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光伏、半导体、精密光学、数据存储及玻璃等领域。
先导电科的发展历程颇为曲折。其前身为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2017年,先导集团收购优美科ITO靶材业务和合资企业100%的股权,并更名为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2022年9月,先导薄膜完成B轮融资,融资规模高达45亿元,创下稀散金属材料领域的融资纪录。2023年6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正式更名为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2月18日,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国信证券,彼时市场普遍认为先导电科将独立冲击A股IPO。
先导电科曲线上市,衢州发展转型高科技
先导电科在江苏徐州的布局颇为深入,2023年,其于徐州高新区设立了大型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占地150亩,先导电科也借此成为徐州市首家引进的全球独角兽企业 。同年6月,该项目正式立项,总投资高达30亿元,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税收超2.5亿元。
去年10月,光智科技曾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先导稀材、中金佳泰等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55名股东合计持有的先导电科100%股份,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然而,今年6月27日晚,光智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先导电科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事项,原因是“外部环境变化”及“与部分交易对方就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
此次衢州发展对先导电科的收购,若能顺利完成,对于先导电科而言,将实现曲线上市。而对于衢州发展来说,其主营业务将从传统的房地产领域转型至高科技领域。衢州发展前身为新湖中宝,主营房地产业务,通过股权受让,衢州国资委成了公司实际控制人。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众多房企纷纷寻求转型,衢州发展此举,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