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天山时评丨 从单向支援到双向赋能的创新实践

岳燕云

8月12日,2025年自治区第一场产业援疆集中推介活动举行。政企代表齐聚乌鲁木齐,举行经济合作洽谈活动,通过政策对接、成果展示、项目签约等形式,搭建跨区域产业合作的桥梁。活动以“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为主题,是产业援疆由单向支援向双向赋能的一次有益尝试,是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的创新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在合作范围上,拓展至全疆各地;在合作模式上,不仅精准对接新疆所需,同时也搭建桥梁纽带;在现实成效上,将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对口、单向支援模式,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发出“久久为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的动员令,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主题,突破了固有产业援疆方式,重塑了区域协同发展的逻辑,将有效调动两地产业协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将为长期援疆注入可持续性,是久久为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的积极尝试。

今日之新疆,产业援疆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上海援疆投资建成的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CVD人工钻石生产基地,填补南疆高端新材料产业空白;福建援疆三明分指挥部利用玛纳斯县丰富的棉籽壳、玉米芯资源,引入“五新”种菇技术,建设现代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在哈密戈壁滩上,河南援疆布局的风电机组与光伏板阵列向着天际舒展……

如今,行走天山南北,随处可见的产业援疆成果,集聚了创新动能,大大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筑牢了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用好“双向”模式,必将吸引中东部更多省市在科技、能源、汽车、农业、文旅、数字经济等方面,与新疆积极开展合作,巩固拓展对口援疆深度与广度。

守旧者困于方寸,创新者纵横千里。自治区第一场产业援疆集中推介会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和达成合作协议126个,签约金额735亿元,这是“双向”模式激发出的产业发展活力。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持续让产业援疆从“帮扶”升级为“共赢”,对口援疆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编:刘言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