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苏州以诺康医疗科技(以下简称“以诺康”)在江苏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凭借海归团队的技术基因与十年深耕,正以“超声 + 眼科 + 机器人”三大技术平台为支点,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海归创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十年铸就硬核壁垒
以诺康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高端超声、能量外科、眼科及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诞生自带“技术基因”。
创始人团队由多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的海归博士与国内医疗行业资深人士组成,其中核心技术人员中近20位来自中科大,其余成员多毕业于清华、复旦等名校。
创始人刘守国(现董事长)与骆威(现总经理)曾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其技术背景与产业资源成为公司早期突破的关键。
2020年,企业入选苏州工业园区“上市苗圃工程”,获政策与资本双重加持。2021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超声刀产品获南德欧盟认证,成为中国首家获此认证的超声乳化系统企业。
技术护城河:三大平台构建“超声 + 眼科 + 机器人”生态
以诺康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三大技术平台的协同创新:超声能量平台,应用于软组织切割止血手术设备;电外科能量平台,覆盖微创手术领域;眼科器械及手术机器人,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等核心产品已通过多项医疗器械国际认证,销往巴西、韩国、意大利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申请国内专利245项、国际专利52项,其中PCT专利22项,覆盖超声控制算法、器械材料等核心环节。
以诺康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并连续获批多项国内外重要医疗器械注册证。在国际市场,公司同样取得显著成就,超声刀系列产品已远销全球70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8月获韩国集成超声刀头注册证,同年10月获得欧洲MDR CE7MM证书。
资本与产业双轮驱动:合肥基地 + 加州研发中心布局全球
以诺康的扩张战略体现“本土化深耕 + 全球化布局”的双重逻辑。目前,公司在苏州设有总部,在合肥建有生产基地,美国加州则布局了研发中心。
在资本助力方面,除华泰证券辅导外,聚明创投等机构参股,为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提供弹药。
以诺康的上市计划恰逢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浪潮。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5年中国超声刀市场规模预计达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手术机器人市场则以40%的增速扩张至300亿元。然而,行业头部效应显著,强生、美敦力等外资品牌占据60%以上份额,国产厂商需在技术迭代、渠道下沉中突围。
据透露,以诺康此次IPO募资将主要用于:合肥基地二期建设,扩大超声刀、机器人产能;美国研发中心升级,布局AI辅助手术系统;全球营销网络拓展,重点突破欧美高端市场。
IPO不是终点,而是以诺康征战全球医疗高地的起点。当IPO的钟声穿透资本市场的喧嚣,这家手握245项专利的企业,正以"技术 + 资本 + 全球化"的三重奏,重新定义中国医疗器械的想象边界。下一个十年,以诺康能否从"硬核玩家"进阶为"规则制定者"?市场正拭目以待。
策划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