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外国友人首次被纳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行列

中新社南京8月15日电 (记者 朱晓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15日举行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这两位外国友人首次被纳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行列。

8月15日,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左)获颁“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当日,中外友人共6人获颁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至此,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总数增至38人。

理查德·布莱迪曾是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现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1938年2月,他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南京行医救人。80多年来,布莱迪家族的四代人始终与南京人民保持着友谊。梅根·布莱迪曾创作歌曲《感同身受》,在2019年12月13日的“烛光祭·国际和平集会”上演唱。

“很激动也很荣幸,能成为首批加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外国人之一。”梅根·布莱迪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关乎大屠杀幸存者,关乎所有经历暴行的受害者,关乎他们的历史记忆。如今我们做这些事,是希望这些记忆和真相永不消逝。我将继续创作歌曲、制作电影,向年轻人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国际友人跨国界合作进行人道主义救援的故事。”

8月15日,托马斯·拉贝展示《拉贝与中国》一书。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南京大屠杀惨案期间,约翰·拉贝联合其他在华国际人士组建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共同为20多万中国难民提供庇护,其记录的《拉贝日记》成为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重要文献。现为德国海德堡大学名誉教授的托马斯·拉贝,精心整理了祖父留下的20余卷日记手稿,编著成《拉贝与中国》一书。

托马斯·拉贝在受访时表示,祖父的事迹深深烙印在家族记忆中。他计划出版关于祖父的相关著作,推出电子书与纪录片,为儿童群体编写历史读物,以多元方式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铭记。

当日获颁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的,还有南京安全区中方工作人员许传音的曾外孙女张庆、南京大屠杀重要历史见证物“京字第一号证据”照片保存者吴旋的女儿吴建琦,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蒋薇、胡静雅。

张庆继承了家族记忆,向学生们讲述许传音的历史事迹。近期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其主角之一正是以吴旋为原型。如今,吴建琦正继承父亲遗志,接力讲述“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故事。(完)

责编:郝建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