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铭记“8·15”,砥砺精神向复兴

“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用硕大的五个字向全国人民宣告这一重大消息,记录下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重要时刻。为了这一天,中国历经14年浴血奋战,付出惨痛代价,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从这一天起,“8·15”便成为了一个象征,象征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象征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永存史册的伟大胜利,象征着人们从战火走向和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穿越历史烟云,这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依然震撼人心,这不仅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更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铭记“8·15”,在新征程上挺立不屈不挠的民族脊梁,激发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胜利来之不易,精神穿越时空、永续传承。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官兵“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受尽折磨的赵一曼,临刑前高唱“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无数挺身而出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铭记“8·15”,让伟大抗战精神烛照复兴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硝烟尽散、枪声远去,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从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从缺衣少食、民不聊生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从历史中汲取力量,高高擎起民族精神的火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绘就了一幅宏伟篇章,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铭记“8·15”,筑牢历史记忆,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牺牲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和平发展事业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以史为鉴,吾辈自强;正义必胜,中国必强。历经磨难、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决不会忘记侵略战争强加给我们的深重灾难,决不会动摇捍卫主权与和平的坚定决心,决不会允许历史的悲剧重演。8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铭记“8·15”,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牢牢拧成一股绳,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迎难而上、善作善成,砥砺精神向复兴!(王玉星)

责编:陈凌天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