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日子因为历史有了特殊的意义,每一段时光因为事件我们深入骨髓。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牢记的日子,因为这个日子记录着我们的血泪,记录着我们抗战的胜利。历史血泪不容忘记,抗战精神激励奋进。
历史的血泪不能忘记,不敢忘记。最近,热映的《南京照相馆》以普通人视角再现那段黑暗历史,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惊骇世界,是人类文明的至暗时刻,是中华民族的最痛时刻,历史的血和泪,我们不能忘,不敢忘。8月13日,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民众在参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大通“万人坑”形成于1943年春,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疯狂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残害中国矿工的历史铁证,这种血与泪的记忆,必须牢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8月14日是“慰安妇”纪念日,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在册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仅剩7人。她们的血泪伤痛,是历史化石的伤疤,是人类文明的耻辱;她们还在等待一个道歉,这是历史的欠缺,是我们时代的警钟。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我们从史册上能读到,我们从纪念馆里能看到,我们从影视上能感到,我们从慰安妇的惨痛记忆中能感悟到,从我们的身边老辈人传下的伤痛记忆里,我们能体会到,在我们这里就有路家庄惨案(1939年3月22-23日),日本侵略者见房就烧,见人就杀,兰英华的房子全被点着了火;商老亮的大门被踢开,老人当即被刺死;儿媳怀抱不满周岁的婴儿,也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张风彬的祖母、母亲、弟弟被炸死……这是身边的血与泪的历史,我们怎能忘记?不忘血与泪的伤痛,让我们汲取教训,让我们永远铭记,国家不能落后,中华必须强大。
在血与泪中,我们站起,我们反抗,家国情怀是我们骨子里的基因,我们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经过14年的抗战,我们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昂然站起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每一次战役中,在抗战文物中,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启幕,展览汇集百余件珍贵实物,通过“热血守土”“文戈铸魂”“民生铸垒”“捷音震宇”四大主题板块,再现上海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阔历史;位于河北沧州献县的马本斋纪念馆内,一件件历经烽火的展品静静陈列,它们承载着由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可歌可泣的抗战记忆;青少年话剧《何以永恒:帅府名人的抗战往事》在广东省广州市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上演,该话剧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帅府人物抗战事迹;“抗战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我们要铭记历史,携手传承抗战精神,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台胞刘先生1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海峡两岸(石牌)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引发在场两岸人士共鸣;在我们村就一直流传着一个小八路坚守粮库秘密英勇就义的故事。伟大的抗战精神已经凝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凝固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基因中,传承抗战精神,实现强国复兴,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
历史血泪不敢忘记,抗战精神激励奋进。我们用行动践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办;《山河为证》8月15日在上映,该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华儿女血祭轩辕、死生契阔、奋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伟大史诗。作为公民,我要把抗战精神渗透到我的生活中。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忘血泪伤痛,都应该用抗战精神奋斗自强,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