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2 万多元买的智能床,电机噪音大、有异味,想退货还遭推诿。”消费者们在社交平台的吐槽,道出了智能床行业的普遍痛点。
当下,智能家居加速渗透生活,但智能床品类却因质量参差、标准缺失、售后混乱等问题,让不少消费者陷入“宣传美好、体验糟糕” 的困境。行业乱象背后,是市场准入门槛模糊、技术规范缺失导致的交易成本高企,既阻碍了产品普及,也制约了产业升级。
转机始于 2025 年 8 月 1 日 ——GB/T 45231—2025《智能床》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正式实施。这项由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慕思健康睡眠等 50 多家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的标准,首次对智能床的安全性能、环保指标、数据隐私等作出明确规范:童锁功能成为强制要求,运行速度不高于 50mm/s,空载工作噪声≤55dB (A),睡眠模式噪声≤30dB (A),甲醛等 5 类有害物质更被分为 ABC 三级限量。新国标的落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选购依据,更标志着智能床行业从无序竞争迈向规范发展新阶段。

作为寝具行业头部企业,慕思在新国标制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将自身在 AI 算法、健康监测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实践,转化为可执行的行业通用规范,推动多项专利技术成为行业基准。这种技术沉淀并非一日之功:2021 至 2024 年,慕思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4 年达 2.05 亿元,同步推进二十余项核心项目,包括自动感应调节式功能床架、电动床可调控制系统等,不断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与精准控制能力。

技术突破始终是慕思的核心竞争力。2023 年,慕思发布 “潮汐算法”并应用于智能床垫,通过“感知 - 决策 - 进化” 链路实现“千人千面”的睡眠体验;2025 年,其进一步明确“All in AI” 战略,目标直指全球最大智慧健康睡眠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单品智能到系统服务,慕思的布局折射出行业趋势:健康睡眠已从单一床垫升级为融合技术、场景的系统工程,而技术创新正是破局的关键。
如今,智能床品类正迎来多重发展利好。商务部等 14 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智能床纳入补贴名录,工信部等多部门《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培育智能家居生态,叠加消费者健康睡眠意识觉醒,行业渗透率提升空间显著。在此背景下,像慕思这样兼具技术实力与标准共识的企业,正成为激活市场的重要力量。

从解决“退货难”的消费痛点,到推动行业标准建立;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构建 AI 全链路解决方案,慕思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智能家居的终极价值,不在于概念的喧嚣,而在于用扎实的技术与规范的标准,让科技真正融入日常。当更多企业加入“提质”“提智” 的行列,智能床不仅会成为家居消费的新增长点,更将以科技平权之力,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共享健康睡眠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