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宿迁沭阳:从“宅在家”到“乐开花”,“三方融合”破解暑托难题

“这个暑假多亏社区的‘家门口’暑托班,既让孩子学到了知识,也让我们可以安心工作。”近日,在2025年“童心筑梦致成长”——关爱沭阳未成年人公益活动展演中,看到孩子在暑托班的成长与进步,坐在台下的家长王女士欣喜不已。

今年暑假期间,为丰富未成年人假期生活,有效破解家长“看护焦虑”,在宿迁市沭阳县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沭城街道府苑社区联合沭阳县睿哲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实施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项目——府苑暑托班。该项目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资源,整合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开设公益性爱心暑托班,以耐心、细致、专业的精准服务守护未成年人,助力他们度过安全、充实又有意义的假期。

“暑托班的课程内容和质量,是孩子们有收获、有成长、有进步的保证。”沭阳县睿哲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卢晓玲说。因此,为让暑托班“托”得丰富,“托”得精彩,课程设计尤其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教育,涵盖了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开展的每项活动都直指未成年人发展核心需求——在快乐中塑造品格,在探索中激发潜能。

在府苑暑托班课堂上,不同课程的特色场景接连上演。书法课上,志愿者老师先示范“端正坐姿、正确握笔”的要领,再逐一对孩子进行指导。“身体要坐直,心要静”“手腕要稳,像小树扎根一样”“横要平,竖要直,慢慢来不用急”……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三十个小小的身影挺直腰背,稚嫩的手紧握毛笔,原本歪歪扭扭的笔画逐渐变得工整。

同样,在趣味心理课上,社工老师通过“情绪小火车”互动游戏,引导孩子识别“开心、生气、难过”等情绪,教他们用“画画”“倾诉”的方式释放压力;国学经典《大学》的课堂上,志愿者老师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的方式,将“修身齐家”的种子播撒进孩子心中。此外,趣味英语的情景对话、趣味数学的闯关游戏,也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拓宽了视野。

“今年在暑托班,我学会了写毛笔字和做手工,还交到了新朋友!”在结营仪式上,学员吴瑾瑜开心地展示着作品,并满怀期待地表示“明年还想来”。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沭城街道府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谢铭说:“过去一到暑假,双职工家长就发愁。现在党组织牵头整合资源,真正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在府苑暑托班项目试点过程中,党组织精准“撮合”、社工提供专业支持、志愿者进行人力补充,社区沉睡的资源被充分激活,最终转化为孩子们的笑脸与成长。

数据显示,在对府苑暑托班的评价中,家长满意度达100%,孩子们也纷纷表示“明年还想来”。这件由政府托底、社会助力的民生实事,也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从“看护难”到“快乐学”,沭阳将社区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深度融合,共同织就了一张儿童健康成长的保护网,形成了“多方联动、优势互补”的新格局,也为基层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叶春艳)

责编:陈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