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法治/视图新闻 > 正文
高温“烤”验之下,见证昆山公安“炎”值担当

在这个挥汗如雨的季节,有这样一群身影,坚守在烈日之下,奔走在街头巷尾,迎“烤”验,不服“暑”。

地表50℃?

他们是行走的“降温结界”

“师傅,您这头盔里都能养金鱼了,先靠边擦擦汗!”上午10时的前进路上,交警朱德康摘下手套的瞬间,汗珠顺着指缝连成了线,后背的盐渍已经结出了“地图”。他面前的柏油路被晒得冒热气,脚踩在路面上像踩着电热毯,还是调至“爆炒”模式的那种。

别看朱德康现在能笑着调侃司机,半小时前他刚处理完一起剐蹭事故。为保证交通舒畅,他站在太阳底快速处理,不到三分钟,警服就从“孔雀蓝”变成了“墨蓝”,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他抹了把脸说,“看到路口通畅,就觉得这汗没白流——总不能让大家在蒸笼里堵着吧?”

在昆山的各大商圈路口,这样的“路面守护者”还有很多。他们的装备堪称“夏日限定套装”:反光背心内贴着降温贴却依旧挡不住热气,腰间的对讲机里报路况的声音里都带着喘。汗水浸透了衣衫,阳光晒黑了皮肤,可他们眼中的专注从未改变。正是这一个个在高温下坚守的身影,让昆山的每一条路都畅通有序,也温暖了这座城市的夏日时光。

38℃的训练场?

他们把汗水练成“肌肉记忆”

“再来一组!”下午2时,特警训练基地的跑道上,队长扯着嗓子喊口令,声音在热浪里都变了形。38℃的高温下,队员们穿着全套战术装备进行障碍训练,防弹衣里的温度直逼40℃,跑过独木桥时,汗水顺着头盔系带往下淌,在地面上砸出一串“小水花”。

“夏天练得狠,冬天才能打得赢。”民警张磊抹了把脸上的汗,“你看这战术服,上午刚换的,现在能拧出一杯水。但你摸摸这护腕,磨破三层皮了都——这才是夏天该有的‘勋章’。”旁边刚结束格斗训练的队员小王正在喝水,1.5升的水壶举起来就没放下,喉结滚动的频率比格斗出拳还快,“这是‘纯天然减脂’,就是有点费电解质。”

最绝的是防爆拆弹训练。阳光直射下的训练场像个密不透风的巨型烤箱,地面被晒得烫脚,陈礼强穿着厚重的防爆服趴在地上,防护服里的温度早已超过40℃,后背的汗水顺着脊椎往下淌,在地面洇出一小片深色痕迹。他戴着防爆头盔,透过面罩紧盯眼前的模拟爆炸装置,手指捏着纤细的导线钳,每一次发力都稳如磐石——汗水顺着额角流进眼眶,辣得眼球发疼,他却连眼皮都没眨一下,生怕分毫晃动影响操作精度。“这时候练的就是‘静气’。”一旁辅助训练的队员说,“高温会放大焦躁,汗水会模糊视线,但拆弹容不得半点急功近利。连38℃高温+防爆服的‘双重烤验’都扛住了,真遇到险情才能沉得住气。”

每一滴砸在地面的汗水,都是对“精准”与“冷静”的极致淬炼。在这片被烈日炙烤的训练场上,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对抗着高温与压力,只为在真正的危险来临之时,能以万无一失的专业,守护住身后的平安。

热浪挡不住“碎碎念”

他们是行走的“防坑指南”

“阿姨,您可千万别信那些‘高收益’理财,天上不会掉馅饼!”下午3时的蓬曦园B1区,民警李昱德举着宣传牌,额头上的汗珠滴在宣传单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虽然市场里有遮阳棚,但闷热的空气还是让人喘不过气,他的警服湿了又干。

为了让大家听得进去,李昱德和同事们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们把反诈知识编成顺口溜,“陌生来电要警惕,可疑链接别点击”;还制作了卡通宣传画,把常见的诈骗套路画成漫画,大爷大妈一看就懂。“有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说我们多管闲事。”小张挠挠头,“但只要能拦住一个人不上当,我们的‘碎碎念’就没白说。”

除了菜市场,商场、公园、小区门口都是他们的“战场”。哪里人流密集,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一声声叮嘱、一张张传单,都是为了筑牢防范诈骗的防线,用耐心和坚持守护着大家的“钱袋子”。(陈维彬)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