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暑假收官,健康“续航”,活力满满迎新学期

愉快而充实的暑假即将结束,大、中小学生即将重返美丽的校园,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夏末秋初之际,天气依然炎热,也是肠道传染病、中暑、虫媒传染病(如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及溺水等意外风险相对较高的时期。为了保障同学们能够健康、安全、顺利地适应新学期节奏,江苏省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做好个人防护与安全

防暑降温防晒:

①注意天气变化,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剧烈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

②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或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

③进入有空调的教室或公共场所,注意温度过渡,避免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防蚊防虫叮咬:

①在户外,尤其是草丛、水边活动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②使用有效的驱蚊液(注意年龄适用性),避免在黎明和黄昏等蚊虫活跃时段长时间逗留户外。

③保持居住和学习环境清洁,清除积水,减少蚊虫滋生。

注意饮食饮水安全:

①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彻底清洁。

②不喝生水,饮用烧开的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

③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海鲜、肉类),少吃生冷食物和街头无证摊贩食品。瓜果蔬菜要洗净。

调整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①逐步调整假期可能紊乱的生物钟,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建议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左右。

②睡前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①三餐规律,定时定量。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保证蛋白质(鱼、禽、蛋、奶、豆类)供应。

②注意暑期后肠胃适应,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煎炸、过甜食品和冷饮。

③家长可协助孩子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科学锻炼,增强体质:

①在早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绳、球类运动),循序渐进恢复运动量。

②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剧烈运动,谨防中暑和运动损伤。

③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接触自然光,有助于视力保护和身心健康。

关注身体健康状况

1、留意身体信号:

①关注自身感受,如有无发热、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②注意皮肤是否有异常红疹、虫咬痕迹等。

2、及时就医与报告:

①一旦出现发热、严重腹泻呕吐、疑似中暑或其他身体不适,不要带病上学,应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②如被诊断为传染病(如诺如病毒、手足口病、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务必遵医嘱隔离治疗,并主动向学校报告,配合防控要求。

重视心理健康调适

1、积极调整心态,迎接新学期:

①暑假结束,面对开学可能产生焦虑或不适是正常的。主动进行心理调适,接纳情绪变化。

②提前整理学习用品,回顾上学期知识,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增加对新学期的期待感。

2、学会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

①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宣泄方式,如运动、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深呼吸放松练习等。

②遇到困扰或情绪低落时,主动与信任的老师、家长、同学或学校心理老师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3、重建积极社交:

①动与同学分享暑假见闻和收获,增进友谊。

②以开放、友善的心态融入班集体,遇到分歧保持冷静,尝试换位思考,用沟通化解矛盾,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责编:乔淳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